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1节 (第4/5页)
一半人带过去帮忙,谁敢眼皮子浅就整家发落出去……” 南宫先生在床^上趴了会儿,发觉着实睡不着了,只好也起来,让人给他梳妆束冠。他是女方的媒人,今儿出场的场合也许多呢,还是早些过去更好些。 南街的一队鼓乐手天不亮就冲着萧弦的新屋子出发。他们准备先到男方家认了地方,汇合卜师,男方亲戚,在男方媒人的带领下一同出发,跟着新郎去迎亲,再把新娘接回这栋屋子。吹吹打打走个来回。 这一队人都兴奋的很。他们是常年做惯这个行当的,可是从来没有哪一次,“规格”这样高!女方是曾家的。男方是南海神仙!这个级别,岂不就相当于侍郎,员外之类的嫁娶大事!可是类似侍郎员外们,一般都是自家就能凑齐吹打弹唱的队伍的,根本不会到外面来请他们。还有一点,男方的媒人据说是赵王殿下!看看,就算是侍郎员外,也没可能请到赵王殿下,说不定,这个级别就是宰相娶公主了! 吹鼓手们穿着青色的衣裳,十分兴奋五分紧张的默默走在南城的大路上。衣裳是他们的演出服,七成新。这一套平日自家回家的时候是不舍得穿这个的。不过近来布料着实便宜,大家最近都在攒钱,办完这一场,差不多就能凑够银子,再每人做一套簇新的衣裳了。 南城有早起的百姓看见了他们,多半都是一愣。成年人还好,打着哈欠被拧着耳朵拧下床的小孩子,一看见他们都欢喜的拍掌大叫:“结婚喽!结婚喽!去看新娘子喽!”然后就三五成群的拍着掌,跟在队伍后面。 所以,吹鼓手那边到了萧宅的时候,后面已经跟了少说二百个围观群众,等着一会儿跟着跋涉到女方家看热闹。这也不只是看热闹。类似这样婚嫁的事情。主家的心情都是特别好的。如果家里条件稍微好些,都会给外面等着瞧热闹的人散糖,遇见阔绰的,或者还有发钱,甚至办个几天流水席的。就算什么都不发,婚礼这样的大场面,沾沾喜气总算好的!月老牵线二仙合和,三生有缘偕老百年。这真是听了多少遍都听不厌的好故事啊! 萧弦那边起的也很早。他这一天是正日子,不知道多少人等着看他。虽然不像南宫先生那样是“老橘子皮脸”,可是最好也略打扮些。 萧弦盛装打扮,头上还按照本地风俗带了一个花冠。这都是他自己打扮的,多才多艺么,太省事情了。只是这个效果……萧弦的气质不是“面若桃李,目若流星”那个种类的,萧弦的气质是“面色桀骜,目带杀气”。这样的家伙头顶一个花冠,就跟给*带上了猫耳朵,总之是不怎么萌的。 好在萧弦一直都在抿嘴微笑,这违和感就被压制了许多。 除了萧弦的打扮之外,该准备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婚礼嫁娶女方那边就是接亲一个过场,然后接到了姑娘,后面的庆祝活动酒宴什么的都是在男方这边了。 萧弦这边的酒宴详细布置都是他丈母娘帮着张罗的,本朝做事这么奔放的人家大约不会很多。朱夫人那边传来了细节和流程图,有一部分的事情从前日午间就开始张罗了。剩下的一部分就得等到婚礼当日才能做。多半是具有什么特殊吉祥含义的事情。 现在就是婚礼当日了。萧弦手下的小弟抬着一张又一张两人桌子从外面走进来,把这些可以坐一个人也可以对饮的小几,摆设在厅堂四面。这厅堂也不算大,这地方最多坐不到五十个人,所以这就是到时招待贵客的位置了。 外面的院子里摆了圆桌五十张,这是坐一般客人的。估计按照礼单,怎么也够坐了。 赵王那里派来帮忙的人是四个穿着浅褐色衣服的太监。这几人寅时未到就已经到了萧家。这个时候一个人在细声细气的指点,在里外桌子上怎么摆好蔬菜水果酒,茶杯茶盘筷子一类食物和器具。另一个走出走进的打量装饰,看见违禁的僭越的布条花纹,赶紧动手修改,或者直接拽下来。萧弦专门派了五六个手下跟着这位,没多久后面的一群人手里就都抓满了东西,灯笼门帘碗碟屏风都有。 另外的两个人把衣着一身大红盛装打扮的萧弦,引到屋子的正厅去。外面赵王已经过来了。赵王年纪不到二十,新换了一身淡黄色袍子,罩了淡红色的罩衣。萧弦看到他只是远远的点点头,并没有上前招呼。正厅里,就是拜别祖宗的地方了。 这是传自很久以前的习俗。大一点的姓氏,都有祭祀这样的典礼,以及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