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9节 (第4/5页)
怎么放心的下啊?”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 本来按照耿氏的想头,这个时间谢家应该已经和杨家将婚事定了下来,再过几个月谢之远就可以和雨澜完婚,然后参加今年的武进士考试,运气好的话,成家立业两件大事今年全能搞掂。 谁知太后这一死,婚也结不成了,春闱也取消了。前些日子因为西北战事紧急,眼看就要打大仗了,兵部下达了征兵令,京城十二团营都在扩军,勋贵子弟家有人在军中任职的个个心惊胆战,生怕被调去了战场,谢之远的心思却活动了起来。这几年他一方面勤练武艺,一方面学习兵法韬略,一心一意要做一个卫青霍去病那样的英雄人物。 如今战事方兴未艾,正是他报效国家的时候,谢之远心一热,他也是一个行动派,二话不说,立刻就求到了父亲那里。请求父亲帮他弄一个军职,哪怕是一个伍长什长也可以,再把他送到西北去,他要打蛮子建功立业。 谢家家风严谨,若是换了平时,谢之远提这样要求,谢大人必定将他打出书房,可今时不同往日,谢大人虽然担心儿子,却还是赞赏他的志向,好男儿自当顶天立地,纸上谈兵出不来真正的名将,谢大人心一横,想起自己有个远房侄儿就在兵部武选司,正好可以办这件事儿。 结果事情还没办好,耿氏就知道了消息。耿氏素来贤惠,对丈夫恭敬顺从对儿子呵护备至,外头的事更是从来不管,可这一回听见老爷背着自己要把儿子送去前线打仗,立刻就像点着了火药桶一样。耿氏态度极为强硬,谢家本来就子嗣不丰,自己生了三个儿子,立住的只有这一个,如何舍得现在就让他去前线拼杀? 她是一片慈母之心,可是谢之远已经下定了决心,谢大人也是个有原则有底线的人,他一方面安抚自己的太太,一方面并未放弃到兵部去活动,这个时候兵部正愁着没人可用呢,谢之远又是实打实的武举人,很快命令便下来了,谢之远被任命为大同左卫副千户,即日便要到山西赴任。如今宣府大同一线战云密布,突兀可汗左颜陈兵数万于此,战争随时可能爆发。 谢之远拿到朝廷的委任状十分高兴,马上便要启程,这个时候却无论如何不能瞒着母亲了,只好硬着头皮到内院和母亲辞行。 果然耿氏一听立刻就落下泪来,谢之远的父亲此时也坐在上首,看见夫人这般样子也开言劝道:“孩子既然有这番志向,我们做父母的何不成全了他!何况远儿今年已经十七岁了,是个大人了,建功立业正当其时。既然选择了武官这一条路,战场上拼杀便在所难免……” 耿氏哭道:“老爷,我可就这么一个儿子,儿子这么多年一直养在身边,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我一步,这么小你就把他送上了战场,你叫我这个当娘的怎么忍心?便是走武官这一条路,将来儿子考上了举人,授官至少也是一个三四品的参将,那时候有大军保护着,即便是上了战场,也安全好多,可现在……”这个时候她连丈夫也恨上了。 谢大人听了这话脸色就有些不好看;“照你这么说,人人都要十足安全了才敢去战场,那我大楚岂不是没有可用之将了?”耿氏一向通情达理,可牵涉到儿子就有点夹缠不清了。 谢之远赶紧打岔道:“母亲,儿子瞒着您是儿子的不对!可事已至此,兵部的委任状和调令都下来了,儿子不去也得去了。您就成全了儿子吧!儿子跟您保证,一定会照顾好自己的。等儿子在外头立了功,回来风风光光将杨家的姑娘娶进门,岂不是好?”谢之远是见过雨澜的,她出身那样的高门显第,又是容颜绝丽,气质清雅,谢之远虽然不说,心里却一直有些觉得配不上人家,这一次准备战场上拼杀一个功名出来,也有这方面的因素。 耿氏也知道事已至此,她再怎么哭闹也没有用了,又细细叮嘱几句,也就认真帮着谢之远打理起出门的行礼。谢之远第二天只带了两个小厮便跟随兵部的运粮队去了大同履任。 耿氏一天三炷香,只求菩萨保佑,突兀可汗不战而退,这场仗打不起来才是最好。数日后,耿氏带药材礼物上门来看大太太。 大太太还病着,雨澜回到杨府回报大太太也是报喜不报忧,大太太得了雨馨的消息心情放松了下来,病情便好了j□j分,耿氏不敢隐瞒,将儿子的去向和未来的亲家说了一遍。大太太对于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