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6节 (第3/4页)
顶帽子一扣下来,那真是寒冷腊月里兜天的一盆凉水,从头冷到脚。所以这个尺度也要好好把握。 赵明月想了想,首先可以保守一点,先不想着牟取暴利,公社不收购茶叶,那村里可以自己创办工厂,对茶叶进行集体加工包装,然后再联系商家,这是农民的集体事业,也就不存在什么投机倒把了。 赵顺生从赵明辉家里回来,手里拿了一张借条,然后又拿着赵明月给的三十块钱去了赵明亮家里。赵明月看着父亲略佝偻的背影,心里非常心酸,生了这么多子女,好不容易拉拔大,而且一个个安排结婚生子,结果最后还落得被埋怨,这就是中国的父母,一辈子都在奉献。 赵明月看着赵明朗:“三哥,咱家一贫如洗,以后你娶媳妇,爹妈可就帮不上忙了。” 赵明朗说:“我也没打算让他们帮,以后我自己挣钱娶媳妇。” 赵明月笑着说:“城里媳妇也不好娶,要房子要彩礼,不便宜呢。” “那我就找个不要房子不要彩礼的。”赵明朗信心十足。 赵明月说:“姑娘结婚要房子要彩礼也很正常,房子其实不用担心,你分配工作了,单位会给你分配宿舍,只是可能会要三转一响、六十四条腿之类。到时候你得多少年才能挣齐这些结婚用品啊。”三转一响是指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六十四条腿是指一整套木家具,包括床、桌、椅、各种柜子等。 赵明朗看着妹妹:“这个要求也太高了吧?能买得起三转一响的,那都是小康水平人家了,这难道不能结婚后慢慢办?” 赵明月抿嘴笑:“希望你能找到一个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嫂子,同意结婚后办。” “那是必须的,不这样的我不要。”赵明朗说得豪气万丈。 “那我就等着,到时候别为难咱爹妈。妈,你都听见了啊,我哥将来不会问家里要彩礼的。”赵明月笑嘻嘻地跟她妈说。 胡年春笑道:“要真是这样,那我跟你爹就省心啦。不过我也不亏待你三哥,三转一响我们办不起,就跟你大哥二哥一样,三转挑一样,别的就负担不起了。” 每个没结婚的男人,都豪气万丈,将来要找个怎样孝顺通情达理的媳妇,媳妇将来要如何如何听自己的,结果等媳妇找到的时候,一个个都成了老婆奴,把老子老娘早忘在脑后了。 赵明月知道三哥也想找一个最为理想的伴侣,但事实上能不能理想,那都得看运气了。 赵明月叫过赵明朗:“三哥,你来一下,跟你商量个事。” 赵明朗跟着赵明月进了里屋:“什么事?” 赵明月说:“你刚才听到妈说了没有,以后公社不收购茶叶了,我们的茶叶要自己去卖。” 赵明朗点点头:“我回来后也听说了,不过暂时还没定,明年我估计还是会收的。” 赵明月叹了口气:“这才刚分包茶园,大家的热情刚点燃起来,公社要是不收购茶叶了,这也太打击积极性了。” “是啊。你不是说还打算建议今年分包耕地?我看这个事一来,大家的热情估计都高不起来了。”赵明朗说。 赵明月点点头:“是有这个问题存在。我有一个想法,不知可不可行啊。” 赵明朗一向知道妹妹胆大心细有远见,听见妹妹这么一说,便知道又有新点子,便睁大了眼睛:“你说。” 赵明月说:“我觉得公社不收购茶叶,并不代表大家不喝茶了是不是?茶叶肯定是还有市场的,中国人这么多呢,还有很多地方不产茶。公社不收,但是老百姓还是要喝茶,所以茶叶不是卖不掉,而是卖给谁、怎么卖的问题。” 赵明朗抬起眉:“然后呢?” 赵明月说:“现在咱们国家的政策已经在改革开放了,经济在快速复苏,市场也会逐渐扩大化,不再像以前那样受局限。到时候我们可以自己去开拓市场。” “什么意思?” 赵明月看着她哥:“我们自己去找买家。” “怎么找,去哪找?”赵明朗将问题抛出来。 赵明月说:“省城、上海、北京,大城市啊,他们有商场、市场,肯定就要东西卖,需要采购,我们可以直接跟他们对接就可以。” 赵明朗说:“你是说我们去找?” 赵明月点头:“这个具体怎么操作,到时候再说。我们先要关心茶叶的问题,得先保证有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