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6节 (第3/3页)
“通过助人为乐,你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这何尝又不是私心呢。”吴梦蝶笑了笑,说:“不过,我是唯利是图的商人,请问,凌云集团能从中获得什么收益呢?” “凌云集团作为一个全国知名的企业,获得了社会美誉,履行了社会责任,促进了社会和谐。” “呵呵,你这套花言巧语很有欺骗性和煽动力,但是,在我这里并不奏效。我通过青原卫视为郑家提供赞助,变相进行了公关宣传,付出与收益是成正比的,可现在,凌云集团给郑小敏安排一个岗位,根本无利可图,要是这样的话,我还不如接收一个关系户的子女呢。” 楚天舒无言以对,心中暗暗赞叹,吴梦蝶不愧是一个优秀的民营企业家,决定任何事情都要权衡其中的付出与收益,要是国企领导人都能如此用心来经营,仪表厂等国企又何至于走到资不抵债这一步呢? 此时此刻,楚天舒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奇思妙想。 第072章 冒险一搏 为什么仪表厂改制就只有简单的整体出让一条路可走呢?能不能换个思路,实现多方共赢呢? 想到这,楚天舒说:“师姐,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吴梦蝶很干脆地说:“只要不是再让我来助人为乐,但讲无妨。” “呵呵,我这个想法还真是请你来助人为乐。不过,不是助一人之乐,而是助大多数人之乐,还是助你自己之乐。” 吴梦蝶听了楚天舒这一番解释,不由得有些惊讶,她半信半疑地说:“嗬,说得很玄妙嘛,你讲讲看,要是有点道理,我答应给郑小敏一个岗位,要是歪理邪说,就别怪我不给你面子了。” 楚天舒便把刚才的想法提了出来,他建议凌云集团把对仪表厂单纯的土地竞购,转变为土地置换异地重建一个新厂,把准备用于安置下岗职工的资金拿来建厂,让他们在新厂中重新上岗就业。 楚天舒曾经跟随简若明对仪表厂进行过实地考察,他断言,以仪表厂的装备和技术,只要有好的经营者和合适的产品,一定能再次振兴。 这样一来,竞购企业不仅可以从仪表厂现有土地开发中受益,还能从新厂今后的生产经营中获利,下岗职工也没了后顾之忧,青原市经济发展还多了一个核心产业,形成一举多得合作共赢的大好局面。 吴梦蝶听了楚天舒简要的叙述,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她说:“天舒,你的这个想法很有创意,也为凌云集团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下新的思路,值得研究和探讨。你让我不得不再次动心思,要不要开出对你有诱惑力的条件把你挖到凌云集团来。” 楚天舒谦虚道:“师姐,你过奖了,我这也不过是一个不成熟的建议而已,是否能实质性操作还很难说呢。” 吴梦蝶说:“的确如此,这其中的重重困难会超乎你我的想象。在电话里一两句话说不清楚,你看这样行不行,你抽空把郑小敏带来让我见见,对于你的建议,我们都思考一下再当面谈一谈,如何?” “行!”楚天舒听吴梦蝶这么说,至少是肯安排郑小敏了,他连忙说:“谢谢你,师姐。” 吴梦蝶没有和楚天舒再客气,而是郑重其事地说:“最后我提醒你一句,你这个想法暂时不要透露给任何人,尤其是领导小组的成员。” 挂了电话,楚天舒还在为自己的这个突发奇想激动不已,他拿起纸笔,将思路在纸面上仔细地勾勒细化,一个崭新的国企改制理念在头脑中逐渐清晰明朗起来。 现在的问题是,这个想法能不能得到领导小组的支持和肯定,从而最终变成现实。 楚天舒还在分析琢磨,桌上的办公电话响了,简若明通知他,立即到关浩宇的办公室去一趟。 在门口,正好遇上了简若明,两个人交换了一个眼神,一起走进了关浩宇的办公室。 关浩宇低垂着眼皮坐在了办公桌后面,这是他不高兴时特有的表情。 简若明在办公桌前的椅子上坐下,楚天舒给关浩宇的杯子续上水,又给简若明倒了一杯茶,然后才在另一把椅子上坐下,打开笔记本,作洗耳恭听状。 关浩宇低沉着声音问道:“小简,领导小组会议开了有几天了吧,仪表厂改制推进工作的计划排得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