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7节 (第3/3页)
城外四个书院,余府每年亦资助不少银两,用于维持书院经营。 更别说干旱水涝年间,余府更是施粥赠药,救人与水火。 因此余府在江南城亦算是声名显赫,江州历任刺史与江南城县令,都会给余家几分薄面。甚至连江南城一带的盗匪亦因曾有人受恩于余府,放言与余府交好,绿林绕道。 而先生之名的由来,只因余家不仅乐善好施,且代代传人皆为博学之士。却又从不参入仕,不能以官衔称,便被人以先生崇之。 即便是余庆年还不曾是秀才、举子之时,亦被人称为先生。 温宥娘听完,也就懂了。有了钱自然就能买到地位,像余家这一种也算是功成名就。拿钱买平安,拿钱买拥戴,拿钱买名誉。 “那余家祖籍是?”温宥娘将赤丹划成四瓣,丢了一瓣进孟世子的嘴里问。 孟世子几口将果子吞进喉咙,这才觉得稍微有点解渴,就道:“不知道。” 温宥娘闻言将本递在孟世子嘴前的手收了回来,不信道:“不知道?” 孟世子眼睁睁地看着快吃到嘴里的果子没了,哼唧了两声,继续说:“你去问他不就成了?反正我是不知道,也知道许多人不知道。” 温宥娘将剩下的果子全塞孟世子嘴里了,差点把人吞噎着,慢吞吞的问:“那再来说你的事儿。怎的跑山上去了?” 孟世子顿时哑巴了。 温宥娘也没指望一问,孟世子就能说,只道:“那你自己慢慢养伤,我们还得下常州,也就这一两日便要离开。有什么要说的,给赶紧,不然过了这村就没那店了。” 孟世子一听温宥娘要离开,忙道:“要不带我一起去?” 温宥娘上下扫视了孟世子全身一眼,虽然隔着被子,也让孟世子觉得那眼神简直跟冰凌子似地,看到哪冷到哪。 “你不要命了?”温宥娘挑眉问。 孟世子苦着脸道:“这日子没法过了。” 张家要是有谁跟孟世子这样作天作地,温宥娘才觉得这日子没法过了。 就孟世子这家世,还是能作一作的。估摸着祖坟也埋得好,所以子孙福泽还算深厚,遇难成祥,这会儿还能跟人耍嘴皮子。 “听说断了骨头不躺着几个月等它养好,四处乱动骨头就会长不好,长歪了也有可能。你这腿,要长不好,那就是瘸子了。”温宥娘挺真诚的道。 所以您还是先顾忌着自个儿的身体吧,别指望着四处蹦达作死了。 孟世子这人,最不惊得吓,也是以前再折腾也没折腾断过骨头,听温宥娘这么一说,就忙问:“你别哄我!” 温宥娘差点翻白眼,“我要哄了孟世子,今天能多吃两碗饭?” 孟世子道:“指不定你在心里高兴着呢,多吃一碗饭算什么?” 倒也说到温宥娘心坎儿上了,见孟世子倒霉,她还真有点高兴。颇有种老天爷都替我报了仇的感觉。 不过这话温宥娘决计不会说出来,只道:“伤筋动骨一百天。这话世子总该听过吧?一百天不是三个月?三个月不就跟几个月没差了?” 孟世子不跟温宥娘扯嘴皮子,颇有些好奇的道:“其实你们姐弟也是出来避风头的吧?” 就京中那些事儿,光听风言风语就够人受的了,去常州移坟恐怕也只是个借口。不然只让张府四爷一人去不就行了,何必那么麻烦。 “所以?”温宥娘反问道。 孟世子脖子往温宥娘的方向伸了伸,跟乌龟壳子里冒出了乌龟脑袋那般形态,道:“说说呗。你们姐弟小时候是怎的在温家活下来的。” 温宥娘扯了扯嘴角,“孟世子好奇心还挺重的?知不知道有句话叫做好奇害死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