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九章 里面盛满了温柔的星星。 (第1/2页)
寂和笑着不说话。 弋阳好心情的和两位老人聊天。 倒也聊得来,天南地北的什么都能搭上几句话。 徐之给弋阳斟了一小盏白酒,说: “弋阳你还去过苗族啊?” “平时工作忙,倒不如先生您潇洒能四处走走。” 徐之晃晃手,“哎,我也不过是年轻时经过罢了。正好赶上当地的花山节。” 胡秀英笑着打岔。 “你又讲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别搅了年轻人的兴致。” “奶奶,您让老先生讲,我和寂和都爱听这些。” 徐之这才侃侃而来。 “我去的那天正好赶上当地的花山节,热闹的哟天天的星星都想下凡来跳舞。” 他看了眼轮椅里的胡秀英,眉眼带笑。 然后说:“也就是在那里,我遇见了这一生最重要的人。” “苗族有个活动叫跳月,年轻男女们在月下跳舞求爱。” “你们不知道啊,那天晚上整个跳月场上都是人。” “小伙子们吹着芦笙站成一排,姑娘们在前面摇着小铃。芦笙和铃声交错,人围成圈,跳起舞来。热闹极了。” 寂和也去过苗族部落的,但没有看见过跳月。 她有兴趣的问道:“后来奶奶就跟着您来到这个海边渔村生活了吗?” 徐之摇摇头,“她从小活在苗寨里,我怎么忍心让她背井离乡呢。” “那您的家人同意吗?” “家人?” 他笑笑,眼神放空,像在回忆很久远的事情。 然后说:“早年经逢战乱,只剩我一个了。” “那之后我就看开一切,四处行走游玩,不肯停下脚步。” 寂和很抱歉的表示歉意。 徐之摆摆手,“不妨事不妨事,我们接着讲故事。” 她认真的听老先生讲着。 “我当时啊站在旁边,就着篝火看着晃动的人影,欢歌笑语。” “就突然那么一下子,仿佛天意似的,秀英就崴了脚栽在我怀里。” “当时我还是个愣头小子,紧张得脸红彤一片。” “那一瞬间,我就知道,将和眼前这个人相伴一生。” 寂和听到这里开口问: “老先生,你是用什么理由说服自己放弃行走,留在苗寨的呢?” 徐之笑了一下。 “唉。哪里用什么说服啊。这是水到渠成的事。当时我就觉得要是不留下来,剩下来一生都是行尸走肉,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世上所有秀美山水都在你奶奶眼睛里头呢,我有她就够了。” 弋阳看了看放下筷子听得很认真的寂和。 又看了看轮椅里胡秀英,她看向老先生的眼神里都是爱意。 她搭着话。 “我那时年纪小,只觉得老徐长在我心坎上,就是我要过一辈子的人。” “根据苗族的习俗,在跳月那天瞧对眼的年轻男女是可以互表衷肠盟定终身的。并且得到月神的祝福。” 寂和顺着话说:“后来老先生就和奶奶您在苗寨定居了?” 胡秀英眼角的皱纹掩盖不住岁月的温柔。 “是,他是一个浪漫的人,在清泠泉水边和我求婚。然后我们一起度过余生。” “后来是怎么来到这个渔村的呢?” “这是他的故乡,如今儿女各有前程,是我该陪他落叶归根了。” 老奶奶说着说着,眼含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