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8节 (第2/3页)
这也是大部分人明知道有问题也不去提的原因。 到底还是年轻啊! 但实际上,赵璨这么做,并非无的放矢。朝臣们认为他做得太轻率,这样很可能酿成无法挽回和承受的后果,殊不知赵璨就是在敲山震虎,打草惊蛇。 内奸隐藏在众人之中,原以为自己一定很安全,等过了这段时间,这件事情自然不会有人提起。 但现在赵璨愣头青一样的将事情抛出来,他们必然就会坐不住。毕竟这种事,大家知道归知道,但却是不能够摆到明面上来的。既然被提出来了,势必会查出个结果。 藏在背后的人动了,赵璨才能够抓住对方的尾巴。毕竟这件事,上辈子并不曾发生过,或者即便发生过也没有被揭露出来。谁也不知道隐藏在幕后的推手,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甚至可能会是一个大势力。 而且,这件事对于许多大臣来说已经有了默契,但有一个人却未必知道。那就是御座之上的天子。 朝臣们彼此之间可以既对立又合作,一切都只按照利益来进行,但这些藏在水面下的东西,却是绝对不能够让皇帝知道的。反正只要做出皇帝还能够掌控这个国家的样子,继续维持这种错觉,这件事大家做得十分顺手,十分熟稔。 所以这会儿,听见赵璨说完之后,朝臣们是一片沉默,各有心思,但皇帝已经是暴怒不已。 “竟有这样的事?查,给朕查!朕倒要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会通敌卖国,置整个大楚于不顾,成了草原人的走狗!”皇帝抓着奏折,大声咆哮。 此言一出,殿里许多人面上的表情都有些不自在了。 平安站在皇帝身后,默默将这些变化收入眼底。倒不是觉得这些人有可能都是嫌疑人,但是多半都有点儿问题,否则不会如此。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即便一时的利益交换,出卖了大楚,但这里毕竟才是他们的根基,他们自认为是将草原人玩弄于鼓掌之间,可不会觉得自己是草原人的走狗。 所以听到皇帝的说法,心中不悦,脸上难免会有些痕迹。不过还得要细细查证。 皇帝也正在用视线扫着自己的大臣们。从前他觉得这些都是肱股之臣,但是今日却生出了怀疑。这么大的事情,这么多的疑点,难道世上只剩下小七一个聪明人,只有他能看得见? 旁人不是看不见,不过是打算将这件事瞒下罢了! 这是欺君之罪! 在皇帝的意识里,这是比朝臣中有人通敌叛国更大的罪名。因为通敌者或许只有一二人,只要处置了也就罢了。但联合起来隐瞒自己的文官集团,却会令他心惊! 他们今日能够联合起来,隐瞒此事,焉知来日不能联合起来逼宫,要他交出皇权? 对于自己手中的权柄,皇帝毫无疑问十分重视。现在他已经对朝臣们产生了不信任,自然就会有清算的心思。 皇帝的视线又移到几位成年的皇子身上。他们之中,又有没有人牵涉在其中呢?大臣可以向自己逼宫,却不能废了皇帝自立,最有可能的做法,就是扶持一个新的傀儡上位! 而他们会选择谁? “刑部大理寺何在?!”直等到所有大臣都低下头去,心中开始惴惴不安,皇帝才缓缓开口。 他心中十分气怒,但毕竟是在皇位上坐了整整二十年的君王,城府已非常人可比。他知道自己这会儿不能够暴怒,否则让这些大臣看清楚了自己的心思,说不准真的会联手逼宫。 此刻,皇帝其实是一个人都不相信的。 平安站在皇帝身后,没来由的有些不安。好在一抬眼就能够看到站在下首的赵璨。他面色沉着,表情坚定,身姿挺拔如松柏,似乎根本没有收到殿内气氛的影响。 他会这么做,应该早就考虑好了的。 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连忙站出来应道,“臣在。” “朕命你们二人联手查证此事,务必要将藏在朝中的钉子给朕拨出来!”皇帝冷着脸道。 “臣遵旨。”两人应了之后,退回班列。 皇帝这才道,“朕乏了,今日就到这里吧。”说着便站起身要走。 “陛下。”这时丞相许悠忽然站了出来,“臣请奏对。” 皇帝眯了眯眼睛,正要拒绝,又心下一动,道,“也好。几位宰执都来吧!”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他若是表现得太过沉着,恐怕反而会惹得这些老狐狸们疑心。既然如此,就对他们发一顿脾气吧!当着众臣的面不行,当着这几人总可以。 所以一回到本初殿,皇帝也不说话,抬手一拂就将搁在案上的一只梅瓶拂落在地。“砰”的一声,梅瓶碎裂,碎片四溅,刚刚进屋还没有反应过来的几位宰执都被吓了一跳。 “请陛下息怒。”几位大臣连忙跪下来。 其实平日里宰相们在皇帝面前是很有地位的。基本上到本初殿来议事,都会赐坐,慢慢商议。而且见了皇帝,他们通常也不必行跪礼,只要拱手就可以了。 但是现在显然并不是一般情况,皇帝正在暴怒之中,是没有道理可讲的。他毕竟是天子,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虽说不至于那么骇人,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