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8节 (第1/2页)
郁容松了口气,霎时间,仿佛被抽走了身上最后一丝气力,全身虚软,若不是位置上佳,怕是这一松懈,便直接栽倒下去。 徐都头呵斥:“安朗犀,你好大的胆子!” 舌战之时,双方交锋。 显然,安朗犀这一方彻底占据上风,响起了几下金戈声,便将徐都头及其手下数人,尽数制服。 “不如你徐都头胆子大,”安朗犀语带不可置信,“居然拿活人……” 徐都头冷哼:“几个迟早会死的人罢了。为了英王殿下,就是再来几百上千人,亦算不得什么。” 安朗犀默了默,忽道:“英王年事已高,指挥使大人已接他进戒禁院安度晚年了。” 徐都头闻言气急:“你们!这是忘恩负义!” “恩?义?”安朗犀轻声念着,似乎不想再跟对方辩解,对着手下人下令,“将他们押回去,听候指挥使大人发落。”不管那徐都头再说什么,仰头冲着树上的人说,“抱歉,让公子受到惊吓,是我等来晚了。指挥使大人被绊住了抽不开身,一时赶至不及,所以……” 郁容摇了摇头,他无权指摘这些人,只是…… “英王是谁?” 安朗犀有问必答:“英王是官家的叔祖,即指挥使大人的太叔祖,是逆鸧卫前前任指挥使,亦是隆宣初年之摄政王殿下。” 郁容愣了愣:“所以那些官兵……” 安朗犀语气沉重:“在指挥使大人上任前,英王实际执掌逆鸧卫,接近五十年之久。” 顿了顿,他继续说:“原是极厉害的人物,为我旻国做了诸多益事,故而在军卫之中声望极高,当年指挥使大人执掌逆鸧卫……原有左中右三卫,中卫是为英王的拥趸,他们对指挥使大人难以心悦诚服。其后……” 简述了一段逆鸧卫的往事……当然肯定是能被郁容知道的。 “原中卫名存实亡,现今已不同以往,花费了数年,指挥使大人才算真正掌控了逆鸧卫。” 郁容沉默。 安朗犀仿佛知道他的心绪不平,继续解释:“英王年岁已高,这两三年……”顿了顿,含糊带过,“指挥使大人一直在暗中调查,这一趟堰海之行,原是得了一点消息,只当此地有些异动,谁也没想到……” 这位铁铮铮的硬汉,说到这里也无法再说下去,长长地叹了口气,似乎有些茫然:“英王殿下不该是这样的。” 默默地走着,郁容不语,直待看见前方,无数官兵——分不清是逆鸧卫,还是英王的人——气氛紧张地跑行着,不由得心情绷起。 “公子安心,都是我们的人。” 吵吵闹闹,郁容只觉额角突突地疼,忽地问:“死了多少人?” 安朗犀有些难以启齿:“总共一百零三……” “一百零三?”郁容不敢相信,“不是四十九?” 安朗犀犹豫了一下,说:“活人祭前后烧死了五十八人,其余的是……感染者。” 郁容怔了怔:是了,他们被关着的时候,就闻到了……火烧的味道。刚刚那四十九人,不可能是第一批。 其后,安朗犀仔细地说明了一番。 郁容总算弄清楚大概的事件。 英王以及心腹,近年疯狂迷信天督传入的多诃罗耶教,适逢其八十大寿,由于御医断定活不过年底,不知怎么便想出了人祭换寿之法。 霍乱原本是巧合。 说起来却与这件事不无干系——来自天督的传教之人,其中有一人不知因何得了霍乱。 此次,真正引发霍乱之疫的病源,不是被小客店掌柜埋尸的天督外商,他只是倒霉,与那名早一步病死的传教者有过往来……因此,前方小镇的疫情比小客店所在的村子,早一步蔓延了。 至于,活人祭与霍乱之间真正的联系…… 据说一开始,英王对活人祭尚有些迟疑,结果霍乱死了不少人,他就打定了主意。 一方面派人将得病的人杀了,处理干净,以防止疫情继续扩散; 另一方面,让人按照生辰八字抓人,从没得病的人中,选出“祭品”。 这才出现了人祭烧死了五十八人,剩余的四十多人,跟小客店掌柜一样,因其生病了,便被直接杀了之事。 似乎没有逻辑。 逻辑即是—— 英王及其心腹认为,霍乱是一种预兆,是警示。 得了霍乱的人,被“鬼毒”缠身,不得好死,杀了他们是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