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4节 (第3/4页)
一觉睡的足,儿臣瞧着皇祖母脸上细嫩了不少,也比前一阵有光泽了。” 朱子裕在旁边听的心都碎了,薛连路也是从年轻时候过来的,十分理解朱子裕的心情,一脸不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太子又道:“皇祖母自打昨日见到郡主,气色好了许多,一天都是笑呵呵的,难得皇祖母开心,不如把郡主多留几日。” 朱子裕实在忍不住了,一脸怒色地看着太子:“殿下,我还在这呢!” 太子回过头愣了一下:“咦,你啥时候来的?” 朱子裕:……一起治理水患一起征战沙场时的情谊呢?太子殿下,这样下去你会失去一个对你忠心的小伙伴的。 ☆、第 122 章 看着朱子裕一脸敢怒不敢言的样子, 盛德皇帝顿时心里大爽:臭小子,让你把嘉懿带到四川隔离了我们父女那么久, 这回让你也尝尝见不到嘉懿的滋味。 太子作为一个颇为正直的好青年, 倒是没那么多坏心思,不过他在男女感情上却一直没开窍。不论太子妃还是侍妾, 在他眼里都是女人, 只不过从小根正苗红的传统教育让他深知嫡妻、嫡子的重要性,所以平常一个月准时在太子妃屋里歇半个月, 剩下的半个月除了在书房外,其他时候都是几个侍妾平分。 几个侍妾服侍太子这么多年, 从来看不出太子对哪个偏爱些, 甚至他从不给几个侍妾任何赏赐, 东宫女人们身上穿的衣裳、戴的首饰只能按季等着太子妃发放,如此一来倒也没什么争宠的事,一个个都老实的和鹌鹑似的。 这样一个木头似的太子, 指望他理解朱子裕和青青之间那种炙热的感情是不太可能的。他看着朱子裕恼怒的神情,忽然恍然大悟:“是孤疏忽了, 郡主还未回家给老夫人请安呢。这样等下午先叫郡主回家,等明日再接进宫来也成。” 朱子裕脸气的通红,半晌憋出来一句话:“为什么不让太子妃陪伴太后呢。” 太子下意识脱口而出:“太子妃又不是皇祖母的……”刚说到一半立马想起后半句的内容, 吓得赶紧憋了回去,冒出了一头的冷汗。 面对朱子裕不解的神情,沈太傅、薛连路八卦的目光,太子硬生生的将话圆了回来:“皇祖母不是最疼郡主嘛, 看着她就高兴,太子妃不如郡主机灵。”这样说也没错,毕竟太后对郡主的宠爱天下皆知。 朱子裕摸了摸瘪瘪的肚子,想起已经两天没见媳妇了,顿时悲从心来,若不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怕这会他得哭出来。 盛德皇帝看到朱子裕难受的半死不活的模样终于心里痛快了,对朱子裕也宽和了几分,看了眼安明达,吩咐道:“带他去吃些东西垫垫肚子,回来把这些奏折看完,下午叫他带郡主出宫。” 朱子裕闻言立马有了动力,跟着安明达到平日臣子歇脚之处,安明达道:“朱大人稍等片刻,咱家叫御膳房给您送些热菜热饭来。” 朱子裕摆了摆手,说道:“不用那么麻烦,有现成的点心端来两盘,吃了垫了肚子赶紧看奏折,我还急等着接郡主回家呢。” 这处每日早上也有新鲜的点心送来,不过到这个时候早已凉了,若是不受宠的大人吃这个垫肚子也就罢了,可让朱子裕吃这个就有些不合适了。安明达是极少数知道青青身份的人之一,又瞧着盛德皇帝和太子不把朱子裕当外人的态度,自然不敢轻慢了他,一脸劝了他两句,一边连忙打发徒弟安亮去御膳房走一遭。 安亮脚程快,又是得了师傅的吩咐,不大会功夫就带着两个小太监提进来一个食盒。安亮一边将盘盘碗碗的摆上来一边笑道:“小的知道朱大人心急,但大人听小的一句劝,这眼瞅着还有大半个时辰就到晌午了,不如大人一气吃饱了,就省下中午用饭的功夫,还能多看两本奏折。大人您瞧瞧,我特意拿的都是肉食,有的虽不太精致,但容易饱腹不说,捱的时候还长。” 朱子裕一听也是这个理,又瞧见安亮拿的都是方便吃的东西,便也不再推辞。就着糟鹅蛋、酱鹅肉、叉烧金钱肉一顿吃下去一斤半的肉油饼,等吃足了,端起半凉的鸭子粥一气喝了一碗。 洗手漱口,朱子裕满意地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丢给安亮:“你小子够机灵,赏你的。”安亮笑着弯腰行礼:“以后有事朱大人吩咐就是。” 安明达领着朱子裕又回道御书房,盛德皇帝抬眼皮子看了他一眼:“吃饱了?那就好好干活。” 朱子裕连忙说道:“臣这就看奏折。” 盛德皇帝捏了捏自己的肩膀,围着屋子走了两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