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4节 (第2/2页)
,当着那么多世家子弟的面出言折辱一位国之栋梁,你可当得起一国公主?” 她当时已受六公主所说之言的影响,心中正慌乱不安,此时被父皇训斥,更觉坐立难安。 元朔帝执起案上的天子万年笔,在纸上草草写了一些什么。 “如今你六姐因此事和你生了嫌隙,在朕看来,你六姐也可怜!爱而不得,没想到朕的女儿也会有这种憾事。”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陈衡之谋略才能不亚其父,如今去了边疆历练,也是一桩好事,你既和他划清界限,朕也不勉强你,你六姐喜欢他,那就成全你六姐,成了家过了日子,感情自然就有了。” 灵药眼中有细碎的光亮闪烁。 “父皇……” 她说不准自己内心的想法,先前东华门城楼上出言拒绝的痛快早已消弭,取而代之的却是内心的惊惶。 元朔帝闻言侧过脸看着曾经绕膝的小女儿,有些感慨。 “你既在宫里头住不惯,那就先跟你姑姑去住,你姑姑疯是疯了点,跋扈也是真的,奇怪,待你倒很好,你六姐翻了年就搬到公主府了,朕也为你造一座公主府,你找到可心人就嫁,找不到可心的,就单门独户的过着,朕不拘着你。” 灵药有些感激地看着元朔帝。 “父皇,女儿想去西凉。” 元朔帝微怔。 灵药自腰间的小绣袋中拿了一颗晶莹透亮的珠子,认真道:“……父皇,姜五叔在西凉时,有位自称是母亲兄弟的西凉人,托他将这颗舍利交给女儿。” 元朔帝接过这颗舍利,放在手心端详。 西凉昙无达法师的一石四斗舍利之事,他早从白玉京口中得知,也命人去了西凉,只是毫无头绪。 “父皇,昙无达法师的舍利,关乎西凉宝藏,辽人耳目薛整整已死,其中奥妙已不可知,但母亲的兄弟既然将此事托付与我,自是知其中秘辛。”灵药抬头看着自己的父皇,眼神坚定,“女儿心中有无数不解——关乎母亲清誉的谣言,西凉藏宝之地究竟在何处,那一位母亲的兄弟究竟知道些什么?女儿想去想去西凉,查个清楚。” 元朔帝有些意外的看着自己最小的女儿。 “你一个女儿家,能办成什么事儿,京城到西凉万里路程,万一出了意外如何是好。”元朔帝自是不允的。 灵药缓缓摇头。 “父皇,西凉因内乱而覆国,”女儿想去看看,那些年究竟发生了什么。毕竟那里是母亲的来处。”灵药恳切道,“古有大唐平阳昭公主为父开疆辟土镇守娘子关,女儿万万不敢和平阳昭公主比肩,只求能为父皇出一分力,毕竟,若真有遗落民间的王族亲眷,应当是认女儿的。” 元朔帝沉吟良久,命她回宫。 到了第二日,圣上的旨意昭示。 “王者敦睦九族,协和万邦。厚人伦于国风……六皇女、十皇女柔嘉居质,婉嫕有仪……。封六皇女为荣寿公主,十皇女为太康公主,赐之金册……勿替令仪,尚缓厚禄,钦此。” 另赐荣寿公主如意里公主府一座,太康公主珍珠巷公主府一座,汤沐邑各十城等丰厚赏赐。 到了晚间,圣上另有密旨悄悄入了未明宫。 赐十公主锦衣卫随行百人,秘密前往西凉,另赐十公主皇帝真龙令牌一枚,可随意调遣沿途各城卫所,可随意差遣沿途各城主官方便行事。 灵药拿到真龙令,忽觉有些泪意。 她自小受宠宫中,当年那些亲密无间的父女亲情,似乎又回来了。 那一夜,她在未明宫中辗转发侧,彻夜不能眠,四更时,为她办事的法雨回转,并带来了一位妇人。 蓬头历齿、形容苍老,灵药仔细辨认,都认不出她是哪一个。 她说话有些漏风,附带着呼呼的喘息声,像是从肺里传过来的。 “娘娘,娘娘,奴婢一个字儿都没往外说,奴婢这七八年来,躲得远远地,要不是奴婢的侄子还小,奴婢绝不敢活在这个世上……娘娘,您饶了我,你饶了我啊……” 灵药和法雨对看一眼,心中甚觉纳罕。 “我不是什么娘娘。” 法雨在一旁瞧她可怜,补了几句。 “她是当年随侍苏娘娘的宫女,名叫玉盏。是在千秋县将她找到的。当年正是她随着娘娘,和荥阳长公主见的面。” 灵药点点头,看了地上跪着的,苍老的宫女玉盏。 是的,当时常随着母亲的,正是玉字辈的几个,有叫玉盏的,有叫玉杯,还有一个她记得叫玉铛。 “宫女放出宫,日子虽过不上多好,但也不至于如此落魄,你又远远地躲到了千秋——其中到底发生了何事,你仔细与我说说。” 玉盏闻言,使命地在地上磕头,直将横纹密布的额头磕出了几道红印子。 “殿下,我的侄儿……” 法雨安抚她。 “你的侄儿在沈侍卫那里,你且放心,你若能老实作答,公主殿下自然会庇护你。” 玉盏似乎是放下了心,眼中泪水簌簌而下,划过干裂的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