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当家之寡妇难为_第3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节 (第2/4页)

才行。卢秀珍用锅铲捞了两下,切成片的姜在热腾腾的水里上下翻滚着,颜色淡黄,看上去格外鲜嫩,姜香随着热腾腾的水雾弥漫在小小的农舍里,甜香里带着一丝微微的辣味,很是好闻。

    崔大娘拿着抹布到处在擦水,今日风雨太大,屋顶上的茅草被风刮走了很多,雨水从茅草缝隙里滴了下来,屋子里头到处都是,卢秀珍抬头看了看屋顶,心里头合计着,也不知道内室那边怎么样了,床上有没有被淋湿?一想到要睡到湿漉漉的炕上,她心里头就有些发憷,吃苦是一回事,受罪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看起来这盖房要赶紧实施才行。

    “娘,我们盖新房吧。”卢秀珍咬咬牙,伸手摸了摸荷包,那里边装着两张银票,一张五十两,一张一百三十,合计起来盖一幢五进的青砖大瓦房已经是绰绰有余,只不过崔家如何会忽然间这么阔,竟然还能盖青砖瓦房——这可是乡绅土豪才能过上的日子哩,由不得村里人会议论纷纷。

    卢秀珍考虑这个盖房的事情已经有很久了,如何才能有适合的理由盖一幢舒适的新房又不被人议论,这确实得考虑周到。

    目前在村里人的传言里,崔家至少有二十二两银子节余下来了,卖了四棵树,五两银子一棵,还有崔老实家那个六丫头给别人做厨娘去了,主家人好,提前给了二两银子的工钱。可还有一百多两怎么样变出来,还得想想办法。

    若是要盖普通的土砖房子,花不了几个钱,十多两银子也就修好了,可卢秀珍想要盖的不是一般的土砖房,她打听过,若是用顶好的青砖和瓦片,光只这两样就得差不多七八十两银子,加上木材与人工,没有百一二十两拿不下来,房子盖好还只是第一步,五进的青砖大瓦房,屋子里头要添置的东西也多,各色家具弄下来,内里的装修啥的,怎着也该挨到一百六七十两上去了,再节省,也得一百五十两。

    卢秀珍前世学的是园林艺术,也选修了中国古代建筑为专业课程,在大学里念了那么多书,她对于住房的要求比较高,要她出手,绝不会只是一两间土砖房就能解决问题。每每想到早上起来就能见着阳光透过茜纱窗户照进来,温暖的金色里带着一点点微红,将雕花窗投影在地上,她心里就格外的向往。

    “盖房?”崔大娘的手停了下来:“唉,是该盖房了,这房子实在太破旧了。”

    没想到崔大娘竟然跟自己想法一致?卢秀珍有些意外,她还以为崔大娘就会将银子收起来,攒着几个儿子的媳妇本呢。

    “秀珍哇,”崔大娘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不安的看了卢秀珍一眼:“我们也早想着要盖房子了,可手里头一直没银子,就连给你家的那聘礼银子,都是省吃俭用好多年才攒下来的,唉……现儿手里头没钱,可房子确实太破旧了,少不得要跟你借点银子,到时候再慢慢还你,也不用多了,借个十两就差不多了。”

    “十两?”卢秀珍吃了一惊,原来崔大娘只打算盖个土砖房呢:“十两怎么够,再怎么样咱们也要用青砖。”

    “青砖!”崔大娘惊呼了一声,脸都要憋红了:“秀珍哇,你知道青砖啥价钱不?”

    “娘,你想想看,四个弟弟要娶媳妇,总得要有像样的房子,咱们拆了这个棚子盖房,依旧还是土砖,只不过把屋顶换成瓦片,那有啥意思哩?更何况我还寻思着要将这房子盖大一点,四个弟弟都要娶媳妇,每人有一进小院子吧?到时候孩子满地跑,就都挤到小小院子里,怎么够?娘你们俩和我与六丫一道,也得有住的地方啊。”

    “可是……”崔大娘听着这话,犹豫了下:“咱们家哪有那么多银子?照你说要盖五进的屋子,怎么着也该有一百多两银子,这要攒到啥时候去?”

    “娘,我现在琢磨着,我这里有二十两银子,然后让六丫去给她东家商量商量,看能不能提前支取几年的工钱?”卢秀珍想了好半天,当下也只有这个法子能搪塞过去了:“六丫那东家人挺和善,心肠好,和他说说,签个五年的约,也能有一百多两银子了。再说了,我听他们讲这大户人家逢年过节都要发节礼,额外有点小碎银子打发,那家公子很喜欢吃六丫做的饭菜,要是哪天一高兴,打赏个几两银子也不是没有可能。”

    卢秀珍娓娓而谈,屋子里的人都支起耳朵听她说,脸上有着向往的神色,崔五郎嚷了起来:“阿娘,明天我也要去江州城寻事情做,我们全家哪能只靠着六丫来过日子?我是哥哥,本来就该是我去外边做事的。”

    “不行不行,你们出去了,家里的田地怎么办?”崔大娘连连摇头:“有六丫就够了,你们几个到家里把咱们的地里弄好就行。”

    崔二郎蹙眉,好半日没有说话,心里头却在暗地里琢磨,地里头也就半年农忙时间,还有半年去江州城里寻份活干,多少也能攒些银子——六丫是个姑娘家都能寻到活干,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