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密探夫妻档_第7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9节 (第3/4页)

以,反正藩王谋反已成事实,谁还会去清查那点时间差?

    依理推论,在那种境地之下会被朱台涟诛杀的官员除了刘瑾手下之外,还会有些秉性正直忠义、不肯附逆的,那些人很可能是平日与杨英他们交厚的友人。

    之前仇钺给杨英来信,就建议他尽可能早来动手,以免这些朋友死于朱台涟之手,但大局在前,杨英丝毫没有考虑去救这些人出来,反而急等着听到他们的死讯。比起他企盼已久的光辉前程,这些所谓的友人同袍死几个又算什么?

    那些人的死讯尚未听到,却听说安惟学的人头被悬挂于城头,这个消息与之前仇钺的来信相吻合,而且分量也已经足够。朱台涟已经杀了刘瑾派过来的巡抚,还杀不杀其他人就都无所谓了。

    杨英听后,当即决定出兵。

    今天是安化王府聚众饮宴的次日,因安化城已封城三日,王府之中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死了哪些人,还剩哪些人,城外都得不到消息,连仇钺也没再传送消息出来。不过有关安化王谋反的消息已经迅速在安化周边扩散开来。

    宁夏一带已经传得沸沸扬扬,包括杨英所在的宁夏卫也都在议论着此事。但杨英为了谨慎起见,更为了独享功劳,这一次点了一万兵马出来,还是只对心腹之外的同僚都谎称是有鞑靼犯边,并没公开说是平叛。

    而且这一次他的顶头上司、宁夏总兵姜汉也在朱台涟宴请之列,眼下正在安化城中,姜汉不在,副总兵杨英就是一把手,剩余的其他武将即使同样有心去领平叛之功,也不敢擅自行动。

    为什么鞑靼犯边,军队却不向北方边境开进,而是折向东南,小兵们都不明白,杨英的队伍当中仅有极少数的几个统帅明白内情。而真正知道安化王府的谋反是为人算计的,仅有杨英和极少数的几个亲信,其余将士都以为他们所要面对的是一场真正的藩王叛乱。

    “区区一个安化郡王竟也会生谋逆之心,简直不自量力。总兵大人今日出手必定旗开得胜,他日加官进爵是少不了了。”行军途中,副将适时拍着杨英的马屁。

    “好说好说,”杨英穿着一身银亮的铠甲乘在马上,也显得意气风发,志在必得,“到时自然也少不得你们一份大功。”

    刘瑾掌权至今已逾五年,这个利用藩王谋反推翻刘瑾的计划从着手谋划至今已有近两年,杨英早已摩拳擦掌,对动手平叛这一天企盼已久,对平叛之后的加官进爵更是企盼已久。

    从宁夏赶来安化的这一路上,他都十分亢奋,已经忍不住去憧憬不久的将来被招进京师、御前听封的情景了。

    宁夏到安化这段官道修在丘陵之间,视线总被或高或低的山丘阻挡。虽是白天行军,杨英等人也是一直等到了安化北城门附近,才看清了安化城城门。

    令他们意外的是,北城门刚出现于视野之内一会儿,竟然就见到紧闭的城门被打了开来,有一人一马出了城门,朝他们这边奔驰而来。

    杨英传令全军停步,随扈亲兵无需吩咐,便在他前面摆开燕翅状阵型,做好了防护准备,弓.弩手也都搭箭上弦。但他们很快看清,来的那名骑手与他们服侍相同,穿戴的盔甲与手中举着的旗帜都是宁夏卫的。

    片刻之后,杨英已然认出,来人是仇钺手下的亲兵队长顾从。

    顾从到跟前后下了马,单膝跪地施了个军礼:“禀总兵大人,仇将军已然占据安化北城门,等候恭迎将军入城!”

    仇钺手下才只有几十个亲兵,竟然如此利落就拿下了城门?杨英听后欣喜之余,也稍稍有一点失望,毕竟胜利来得太容易,也是件没意思的事儿。他问道:“仇钺可有建议,我等现下是该开进城内,还是该分赴其余城门围城?”

    “仇将军说,请您亲率百人入城,其余兵士原地驻扎即可。”

    仅带百人入城?杨英满心疑窦,可眼看着是仇钺的心腹手下来传话,又不容怀疑。稍加思索之后,他忽然想了个明白:定是仇钺佯装聪明取得了朱台涟的信任,以至于朱台涟直接将北城门交给了他来守卫,甚至说,可能仇钺还成功骗过朱台涟,令其以为今日从宁夏过来的兵士都是仇钺招来帮他谋反的。

    如此推想十分通顺,杨英满心畅快:朱台涟那蠢货!当初仇钺还总说他不像个傻子,怕是另有筹谋,他能有什么筹谋?还不是被我们这点手段就玩得团团转?

    他当即下令:“所有兵士原地驻扎听命,仅余亲兵随我入城!”

    马蹄踏着官道上干硬的土地,激起一阵烟尘,虽只是百余名兵士行过,队伍最末的人也都被拢在了烟尘之中,被呛得连连咳嗽。随着杨英率领亲兵接近北城门,两扇厚重的城门很快被全都敞开,一身戎装的仇钺也带着几个亲兵迎到了门外。

    看见了他,杨英进一步放了心,来到城门之外没有停步,打了个手势叫仇钺跟随他一同步入城内。

    “看来朱台涟的手下比咱们预想得还要蠢材,他这会儿还在城内么?城里大约布了多少兵力?”进到城门以内,见周围没有一个外人,杨英就很随意地问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