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节 (第7/8页)
,父亲高兴,下人们跟风讨主子欢喜罢了。”往日里,只要赵怀珉是这个语气,钱氏绝对会适可而止,不着声色的转换话题,只是今日“妾记得咱们宪哥可还比安哥儿还大了一岁吧,如今,安哥儿都要进学了,宪哥儿还天天躲在后院里玩耍,真是不争气,妾想起来就痛心,这孩子要是有您一份天资啊,妾也就不愁了,偏偏他又是个老实憨厚的性子,真是让妾都愁死了”赵怀珉膝下不算周氏肚子里的那个只有两子,对于自己儿子,自然是重视的,听了钱氏的话,心里对周氏更是不待见了,当家主母是怎么当得,孩子都到了进学的年龄还关在后院里,往深层想,是不是想把这孩子养废了,什么居心!钱氏见火架的差不多了,又开了口“既然安少爷拜了师,那看看能不能把我们宪哥儿也带上,一个是教,两个不还是一样教吗。” 赵怀珉心想你也真是敢想,就算自己心里再不愤,也知道邵老先生的师可是不易拜的,就安哥儿这一遭,恐怕三哥和五弟那就不知往外掏了多少东西,许了多少人情,反正自己是不敢想的,可是转头再想想,既然三哥他们已经搭好了路,自己去求一回试试也行啊,反正不行也没亏着自己。俩人到都以为自己是好盘算,又低声嘀咕了好一会儿才睡去。 等到十六这天,宁寿堂特意在院里摆上了各色各样的盆景,又提前预备了上好的酒菜,一家子人也都借这个机会好好聚一聚,就连平时忙于朝政的大爷二爷也都来了,大爷还特意备了一份小一号的文房四宝,贺安哥儿拜师之喜,一看就是特意在名家那里定制的;就连沉默寡言的二伯也送了他一块上好的暖玉玉佩,说是君子不可无玉,配在身上可以养身蕴气,可把赵秉安惊了好一跳。一开始,席上的氛围还是很好的,赵秉安今年虚岁正好是七岁,还可以厚着脸皮坐在娘亲和婶娘这一桌,享受着两位母上大人的贴心服务,不一会儿就看见父亲那一桌上,祖父勃然大怒,气得把桌子拍的嘎嘎响,指着他四叔破口大骂“赵怀珉,你的脑子是喂狗了吗!” 第13章 纷争(二) 赵汝贞知道自家老四不聪明,不然当初通州那么好的局面不会叫他败坏成那样,生生断了自己的前程,要不是背后有永安侯府撑着,恐怕要叫人吞的连渣子都不剩了。 但他没想到老四能这么不靠谱,在自家侄子的庆宴上来这么一出,一个庶出的庶出,既无天资又没显出什么长才来,居然敢开口踩着堂弟要拜大儒为师,这要是照着做了,恐怕用不了明天永安侯府就能成为勛贵门里的一个新笑话,就是安哥儿恐怕也得被赶回来,老四这是要把老大老三小五朝死了得罪啊,真真是糊涂种子,有点能耐全使在女人身上去了。 唉,老四依仗的无非是自己还活着,总想着从府里沾点偏宜,自己怎么生出了这么个没眼力见的孽畜,你也不想想,就是给你了,你能守得住吗。 知子莫若父,老四有几斤几两自己清楚的很,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就是老大愿意照拂他,将来也就一个四品顶了天了,还不能是实职,不然就怕他得给满门招祸。 就像现在,大庭广众之下,说活半分不过脑子,你以为别人都是傻得,真有这机会,除了前头成婚的两个孙子,哪个会放过,顷刻间侯府下一辈就会兄弟离心,老大老二家的不说,老三家安哥儿上面可还有两个亲哥哥,人家都没开口,你怎么就不想想为什么,再说了,你把人家邵大儒放在哪了,真当人家是随便的私塾先生啊,忒大脸。 赵怀珉心里还有点小委屈,自己不就是问问吗,父亲为什么那么生气,不就是因为自己是庶出,又身卑职低,都瞧不起自己罢了,要是换成大哥二哥,恐怕都不用提,父亲都给人家问好了,越想越不忿,就他那点水平就不能指望他能藏住事,那张脸上都写的清清楚楚。 老侯爷又不瞎,火气当场就憋不住了,“滚,滚回去闭门思过,想不明白,你就不用出来了,鸿胪寺也不缺你一个喝茶的。” 赵怀珩直到这时候才赶紧安抚住老父亲,老爷子今天喝的不少,真气狠了恐怕就不好了,老四这个人,怎么说呢,和该和四弟妹凑一对,没什么脑子还见天的搞事儿,今天他能提出这件事,自己真是一点不奇怪,但到底是一家人,流着一样的血,说句不好听的,诛九族的时候也得先逮着姓赵的来啊,自己又是大哥,真不好说什么,现在老爷子发话了,也算了了这件事,打了个眼神给老二,先把老四弄回去,别在小辈面前丢人现眼了。 赵怀珉对老大还能胡搅蛮缠,但看着面无表情的二哥,他就怂了,说来也奇怪,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