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5节 (第3/3页)
韶寕宫看她,其人清减了不少,脸上没个笑模样,丫鬟说她家主子每日茹素礼佛,也不知她求的是什么。 听说她派人将魏家人送回了故土,冯美人不由唏嘘:京城堂堂的一等门庭今后就要去穷乡僻壤过日子了,哪里能忍得了? 宫里都说是贤妃娘娘给陛下吹了枕边风,魏家才有此一劫。要不然魏家贪污这么些年,陛下肯定早有眉目,却一直压着没有彻查。怎么魏家早不出事晚不出事,偏偏贤妃刚一怀上,陛下就下旨抄家去了呢? 冯美人心里腹诽:还贤妃娘娘呢,名号里带了“贤”字还这么小心眼。一想到自己也曾说过贤妃的坏话,冯美人心里又有点打鼓,还好自己心善,从没给贤妃下过绊子,量她也拿捏不到自己头上。 御花园里的景儿看了这么多年也腻了,侯美人望着湖水顾影自怜,眉宇之间一抹轻愁,哀哀戚戚唱道:“十分心事一分语~尽夜相思尽日眠~” “行了行了。”冯美人听得闹心:“每天唱唱唱唱你烦不烦啊?你有胆儿去长乐宫门口唱去啊,在我面前唱个什么劲儿啊?” 侯美人讪讪收了声,扶栏远望,不说话了。见她这个表情,冯美人又有点过意不去,放软了语气描补道:“我也不是故意挑你毛病的,就是、就是听着烦……你别唱了。” 两人静静望着池中的莲花,这会儿满心都是愁,哪有赏花的闲情逸致?冯美人忽然想到了一事,将身后的丫鬟挥远了些,轻声问:“你说,等贤妃生完了,咱们去跟陛下请个旨好不好?” “请什么旨?” “请旨出宫啊。”冯美人声音压得极低:“我跟华太妃问过了,太后封后那年,太上皇将宫中从没承过宠的宫妃放出宫去了,统共放出去六人。” 侯美人瞠大了眼:“你说什么胡话呢?咱们生是陛下的人,死也要死在这宫里才对!再说出了宫还要受人指指点点……” “谁敢指指点点?我打问过了,当年放出宫的几位宫妃各个寻到了良配,听说还得了太上皇赐婚的圣旨。你就说如今的陈安侯夫人,还有秦家将军夫人,你可知她们都是跟过太上皇的人?” “此话当真?”侯美人听得眼睛都在发花,连自己都分不清是惊的还是喜的。 冯美人点点头又说:“这宫里虽说好,呆了这么些年也腻了,还不知得熬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再者说我才二十又四,还有大半辈子可活呢,可不想在宫里头耗着。京城里二十多岁没嫁人的姑娘不少,和离再嫁的更不少,咱们哪里比她们差了?” “我把自己私库中的东西清点了一遍,这么些年攒下的东西足够我可劲儿花三辈子了,要是不愿意回家,自己辟个院子单过就是了,无拘无束得多快活啊。” 侯美人咬着唇不说话。 “你就从没这么想过?” “从不敢想。”侯美人轻轻叹了口气:“你也歇了心思吧。这话只能陛下提,不能我们去说,若是惹得陛下发怒,可就不美了。” 冯美人恨铁不成钢:“陛下这会儿眼里根本没我们,不自己去求,还等着天上掉下馅饼来?等贤妃生完孩子,陛下肯定高兴,没准心一软就答应了。” “那……贤妃能有这样的好心?”侯美人犹犹豫豫又问。 冯美人轻嗤一声:“你看过那么多的书,怎么偏偏长了个榆木脑袋?贤妃巴不得咱们赶紧走呢。” 侯美人被她说得心动不已,难得脸上浮起一个笑,温吞答:“你且容我想想。” * 晏回下了早朝后回了长乐宫,不为别的,就为喊宛宛起床,跟她用完早膳之后再去御书房批奏章。 进了寝宫时看到几个丫鬟在院子里捕蝉,都是轻手轻脚的。夏天的蝉鸣声不绝于耳,一大早就开始吱吱吱吱地叫,扰人极了。 晏回进了内室,掀开床帐侧身坐在床头仔细看她,心口又微微地泛了一阵酸。 宛宛以前睡得张牙舞爪的,这会儿姿势规规矩矩,还只能侧着睡。连睡梦中都浅浅颦着眉,可见是不舒服的。肚子大了,一口气都喘不匀,躺下时尤为难受,她得张着嘴喘气,吐息声清晰可闻。 晏回沿着她的眉眼轻轻摩挲了一遍,唐宛宛被扰醒了,一睁眼面前就是微微笑着的陛下,一时也绽了一个笑:“陛下早呀。” 晏回掀了她一截被子给她揉小腿,一边说:“今儿是中秋,朕前日给你家递了帖子,今晚你爹娘兄嫂都会入宫来。” “真的?”唐宛宛喜滋滋地起床了。 早膳用了一小碗五谷粥,黑米麦仁都熬得软软糯糯的,唐宛宛把自己不喜欢的红豆都拣到了晏回碗里。 晏回以前还会说她两句,可惜他说什么都没用,个人喜好不会因为他两句话就改变,这会儿也舍不得再说她。好在宛宛挑食只挑那么几样,好养得很。 盘子里放着四只小巧的月饼,底下三只上头一只,摆成一个尖尖塔的形状。各个只有半只巴掌大小,盛在白玉盘里煞是好看。 唐宛宛手笨,拿筷子夹不起来,又不想上手抓,凑过脑袋说:“陛下喂我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