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节 (第7/8页)
嘱咐了进了这门他就是老太爷了,要尊敬他,孝敬他,还要别给宁珊惹事儿,要听侯爷的,谁不听,就撵回荣国府去,死活不论。邢夫人和迎春贾琮三个都极其害怕贾赦,不住的点头应承,谁也不敢吭一声。宁珊看了一会儿,觉得贾赦适应环境的能力相当优秀,并不用他操心,便打了声招呼,自己回院子里去了。 贾赦见大儿子如此放心的放权给他,更加高兴,趁着兴头又训了三人一番,随后骂了跟过来的贾琏几句,又痛骂了他那个眼里没有公公的儿媳妇全家,耻笑王家的教养,一个人就折腾的天翻地覆。邢夫人只知道奉承贾赦,别的一概不管,迎春只知道点头应是,别的话一概不说,贾琮是二人的结合体,一边奉承贾赦,一边挪步往姐姐身后钻。迎春跟这个弟弟虽然不熟,但如今看着是要住到一个屋檐下了,也有几分护着他,便任由他钻到自己身后去,只颤颤巍巍心惊胆战的挡在他前面听凭父亲训导。 兴头够了以后,贾赦才领着邢夫人回宁珊给他们安排的院子里去了。那里本事先宁府老太爷暮年养老之所,屋子小小巧巧,约有十余间房屋,前厅后舍俱全.另有一门通街,还有一门直通宁珊的院子。这处院子十分宽敞大气,原本摆设简单,看着干净利落,却并不多富贵。但是有贾赦自己打包过来的诸多摆件顽器陈列上去,看着就富丽堂皇多了。贾赦虽然纨绔,但是审美和眼力都很不错,弄来的东西清雅别致,贵而不俗,虽然和院子原本的天然景致有些不合,但也不会太过突兀。何况院子内外有些不搭也不会太扎眼,毕竟还有屋门墙壁隔着,只要他自己不嫌眼花,宁珊也不去管他要怎么折腾。 贾琮虽然年幼,但宁珊既然领了他回来,也是准备好生教养的,起码儿日后要有能养活自己的骨气和实力,也免得赖在他家里干吃白饭。因此便安排在了前院,离宁珊的书房不远一处小院子里。那里原本是宁家诸儿子幼时读书的小书房,后来宁家合族男子战死沙场,老太太未免睹物思情心酸难过,便给封起来了。这回宁珊升了爵位回来,许多原本不能用的院子连同主屋一起解了封,这里便顺势给了贾琮。 迎春则住在最后一进院里,二门之内,还有三重仪门,才到得迎春闺房,不过却是一处厢房。正房原本是宁珊亲母在家时的闺房,是不可能给别人住的,是以宁珊只解了厢房的封儿,让人收拾了给迎春住。迎春在荣国府里只分的三间抱厦其中之一,地方狭小,景致全无,连屋内都没有多少陈设。如今一人独住三进大院子,虽然是厢房,也惊讶得不得了,更加惴惴不安了。只是这回的不安之中,还夹杂喜悦,并不光是惶恐畏惧了。 第9章 贾赦作妖 宁珊接了贾赦一家来,以此为借口婉拒了皇上要给他指婚的美意,皇上气得够呛,一边暗骂他不识好人心,一边担心宁珊是不是看出他没打算给他指什么好人家,一边又害怕他是不是还跟太上皇有牵扯,想着让太上皇给他指婚,加深和勋贵之间的联系。宁珊自然不知道那小心眼皇上的胡思乱想,只是他对于那位太上皇也不是十分喜爱。 宁珊的成名战是在太上皇还临朝的时候,跟北疆匈奴等十余族合伙进攻边城的大战之中。但是他比较倒霉的没等到太上皇册封便追击进草原深处了,等再出来,就是今上登基的第一年。今上看着他的功劳固然不能不封赏,可心里还觉得他是老皇上提拔的,并不十分器重。而太上皇退了位反而身体健康了也十分不甘心,还想着要操弄权柄,因此宁珊这个宁家老将之后也被他顺势划归为自己人了。太上皇横行霸道了一世,也曾做过明君,只是年纪越大,猜忌越重,最终导致父子反目,朝堂崩乱,临了被人骂作昏君。如今他退了位,反而越发在意手中的权利,处处掣肘皇帝,还流露出隐隐的后悔之意,把已死的义忠亲王一脉又放了出来,还封了他的庶长子为义忠郡王,又叫回朝堂上来,俨然一副推他出来和新帝打擂的架势。 宁珊对这两个跟他爹一样好作的皇家父子有些无奈,他本人虽不欲参与其中,可人家两方却俨然给他安排了位置,硬推进战圈里去。宁珊倒也不惧,如今在兵部领着差事,就只管做自己那一摊子事,多的一点儿不沾,让急着看他表态的两皇继续着急去。 如今的大兴朝虽然看着还算平静,然而外忧内患一点儿不少于前朝。被宁珊打回去了的北疆暂且不论,西海沿子和南疆,内陆草原还有许多游牧部落也都虎视眈眈。内里两皇还要争权,平安州等军事重地,扬淮两江等富庶之地都是两皇争夺的重点。许多封疆大吏、军中统领都或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