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节 (第3/4页)
贾门当自强,学无止境,须立卧薪尝胆志气;奋发可力行,艺臻佳态,必行继往开来精神。 此联浅显易懂,贾雨村在镜上也正了正自己的衣冠,才转身观望其它,也只有贾家这样财大气粗,才把这么一面镜子就如此堂皇得摆在外边吧。 天气炎热,两边廊上都无人,左右各有六套厢房,分成甲乙丙丁等房号,并未闭门,清楚可见里面都坐了学生听先生讲学,竟没有一个在课堂上走神嬉戏偷懒的,就连一些八九岁大的孩子也是一样。这便让贾雨村暗自吃惊,这样看来,这京中的贾氏,可算是后继有人了,就算是二十人里只有一人出挑,代代传承下去,又是百年之兴啊! “这位公子,您走错了地方,寄东西请往那边路上去。” 他正看着,有个穿着青袍撑着拐的老人家走了过来,他正是贾代儒。因置下的祭田产出不错,七岁以上愿意开蒙者贾氏族人皆可送到家学中来,他一个人就是领着儿子也实在看顾不过来,贾政便又请了好几位有才坐馆的先生,让他做学长统管。 那边托管处是因每回金陵送东西去(田中一些产出),或者是京都派人(新出书籍及查验收祖人员)都被不少人央告请求,让他们代为送信送物,此事多了,让贾政之妻王夫人知道之后,便言大家不是亲戚便是旧友,若都拒绝了,伤了大家的情面,要是都接下来,自己的正经差事如何了呢? 干脆有需要的直接入档登记,收银办事。一是免得有人觉得不用白不用,胡乱什么都让帮忙。二是有那些愿意跑脚赚这个钱的,让他们去赚。三是免了正经身上有差事的人的麻烦,有可解脱之词。 王桂枝没说的是,这快递物流可也不少赚钱呢。 贾雨村见他虽年龄老迈,却是个饱学之士,恭敬一礼拜道,“老人家,我也是一介寒门书生,一见到学馆更心中渴盼,见门未关闭,故壮胆进来一看。”他夸赞着,“实在是让小生佩服,如此立学以读书为本,贾老先生真乃博士智者也。”既是贾家家学,必是贾家中人。 贾代儒笑着摆手道,“这可不是我的功劳,实在是我们家出了好孩子。”他也得意,觉得脸上有光采。可惜内眷是不能在外人面前夸的,老太太睿智,宁荣两公的子孙出息啊! 置办祖中祭祀之田之后,原金陵住下的十二房,有过来投亲的,也有富裕也往里面投银的,加上都中连他在内也有三房回来,在他闭眼之前,亲眼看到他贾门二十房中有人黄榜得中,他真是死也瞑目了! 贾雨村见读书中人也有与他同龄的,借着自己同为姓贾,便想投靠进来,到时候顺带他一同入京赶考,岂不美哉。 可惜贾代儒虽然于书学上迂腐些,到底经历得多,始终不肯接话,只客气让小厮把贾雨村送了出去。 贾家自家门都照顾不完了,更何况还有连络有亲的王家,薛家、史家,说好的家学再把能收留外人的口子一开,他以后的日子还过不过了!就是贾敬贾赦再信重他,到时候只怕也要退位让贤了。他可还要看着孩子们进学得中呢。 贾代儒背着手一一在门外看过,盯住一个八房的小子打起了瞌睡,便对身边的小厮道,“去给他记上一笔,告诉他家里人,再有两次,以后便不用来了。” 没出息的东西,多少人等着读书呢! 冯贞兰把儿子放到悠车里,只肚皮上轻轻搭上一层纱棉,让奶娘盯着,便接过扇子轻轻摇着坐到榻上,懒洋洋道,“不是说不愿意嘛,怎么又来求我了呢?” 那人早跪在地上给她磕头,“都是我心黑,不知道太太宽容大量,还以为……” “还以为我心狠手辣,把王家的老人不放在心里了,把那些助着老爷的旧属们都忘了!呸!”冯贞兰狠狠啐地上那人,她早就想骂骂他们了,只是苦于没有机会,“你们在背地里说我的话,我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想理会罢了。你们祖上是助着伯爷赚过功,可是我们王家这些年也没亏待过你们!哪样差事你们手上没过一层油水,刮一层利下来,别打量着我不知道!哼!” 老爷因有着妹子提醒,偷偷给圣上写了密折,得到了圣上除非他的手谕,京城营防不许有任体调动的明旨,还让他速去领兵迎驾。再回来,果然如同翻天覆地,废太子之后,圣上让百官推荐却问都没问过老爷,老爷便知道圣上早有了主意,也扮做不知情,只上平安折。 等到新太子一立,万事都清白干净了。那些窜跳得厉害的废太子一党,几乎都被掐拔了干净,想着最后一搏的马家秦家米家,连菜市口都没去,直接便抄杀了。被认为最有希望,如今的忠顺亲王,什么差事都不再让他管,只让他在家里摆戏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