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节 (第3/4页)
。” 当初还是母亲带着他走呢。 等贾珠把事情原委一一写明了寄回荣国府,贾母看了信,感慨万端,“女人难啊。”又是一个疯了的女人。 王桂枝只觉得可怕,“她为什么非要跟姑娘过不去?明明姑奶奶对她十足礼遇了!”她想不通,都六十了,好不容易守寡成功了,贞节牌坊也拿到手了,据说凭那个文书,每年还能领银子米粮,既然无儿无女的,让贾敏收留了,就是吃穿不愁了,比以前的日子不知道要好多少,为什么还要怨天拔地的,非要闹呢。如果是她的话,要不当初就不守,守了也好好经营自己的生活,差不多年龄了,去养生堂抱养一个孩子来养老就是了。 贾母叹了口气,悠悠道,“她看着敏儿,就会心如针扎,敏儿过的越好,对她越好,她心里越难受,越觉得不公平,就是这么简单。”近四十年,压迫压抑着一个人空守着,在得到那个贞节牌坊的时候,她也许是欢喜了一段时间,再紧跟着她的,仍然空虚,她四处找人,找存在感,想告诉自己,一切都是值得的,她得到了! 但其实她心里清楚,她的一生就这样荒废了。没有别的为什么,就是嫉妒,就是想毁灭。 贾政见夫人回到屋中仍然不解,对她细讲道,“自前朝起,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制,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因帝王大行表彰,节妇烈女竞相涌现,有些直接自杀而亡,更多的是族人尤其从己,鞭挞使寡妇从之。那个林婆子,只怕不是她想守,而是不得不守,终于守成功了,却仍然没人记得她。同为女人,看着妹妹……” 王桂枝遍体身寒,不禁紧紧抱住贾政,现实再次给了她一个响亮的巴掌,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她,她所处的世界,还容不得她去放肆。 “怎么了?”贾政好笑着,“咱们家里又不可能会有这样的人,你放心好了。”他回搂着她,“我自会好生保养,不会让你守寡的。” 怪不得李纨在书里就是那样的性子,一旦年轻守寡,除了儿子之外,对于男女之爱已经毫无指望了。而有些人更惨,连基本生活都没办法保证。 可也有不守寡的呀,尤氏的继母,就带着两个女儿改嫁了,找到一个算是比较正面的安慰自己,王桂枝终于感觉好点了。 “为什么要让女人这样守寡?这对朝廷有什么好处吗?一定要这样宣扬呢?寡妇再嫁有什么错呢?”王桂枝大着胆子问贾政。 “嗯?”贾政也是头一回听到这个问题,他思考了一会儿才道,“显得女人贞洁贤德,父母官乃至圣上统御有方,对于贞节烈妇加封,显得仁义礼智,且圣上仁慈。” “仁慈……”王桂枝愣愣着道,“这便是,圣上用来统治我们的工具。”所谓好的名声、规矩约束,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保护圣上的决策,是统治阶级用来约束统治他们的工具。 贾政轻轻拍着夫人的后背,“睡吧,有规矩,总比没规矩好。”乱世更危险,连道路都需要重新开始寻找开拓。祖父辈的努力,让他们不再为生存而战,而是要为权利而努力。 转天,王桂枝打着呵欠,拿手指摸去眼角的泪花,最近她十分爱困,总是睡不够的样子,冯贞兰派了婆子来告诉她,在金陵的大嫂子带着女儿王熙凤一道来金陵了,明日在王府开宴,请她过去一叙。 一听到王熙凤的名字,王桂枝打起了精神道,“好,我知道了,我明天一定去。”虽然没想过再让王熙凤进贾家的门,可她还是想看看文里另一种类型的女主角,五辣俱全的凤辣子呀。 彩云正给自己绣着备嫁之物,见太太高兴了一会儿,眼睛又快眨不开似得让彩凤彩霞去准备见面礼,放下手里的针线活儿就来扶她上榻上歪着,“张大夫都说了,您这时候多睡也是好事,既然爱困何必还要跟自己身子过不去,没见大太太连老太太这里都少来了吗?您跟她都是孕妇,干嘛还要强出头。之前就是常常去东府那边累坏了身子,不然上一胎可没这样。” 彩霞转头过来笑道,“快别说了,太太早睡着了。”见彩云拿薄毯给太太盖了,“你把针线活儿拿到这儿来,我们一起做,免得到时候你那小姑子没有新鞋穿。” 彩云虽是害羞,却没客气,她在针线上比彩霞欠多了。 “你打算什么时候出嫁?” “总归等到太太这胎生了吧,不然我这心里也放心不下。”彩云看了一眼睡的香甜的王桂枝,“你是怎么打算的?我知道上回我误会了你,可你年龄也不小了,自己有了成算没有?” 彩霞也跟着看了眼王桂枝,见她眼皮下还有着淡淡得青影,有些心疼道,“我就跟着太太。” “嘻,你难道就不嫁人了吗?”彩云悄悄刮她的脸,“难道你看上珠大爷了?”她笑归笑,还是正色道,“你不要想了,我看太太的意思,是不会再让大爷随便给屋子里放人的。” “你总是拿这些歪思邪念来想我,老爷大爷小爷,我哪个都不要,就在太太身边一辈子。”彩霞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