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生活_第2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节 (第4/4页)

,近几日,广安县好多有名有姓的人家都送来了木材。作坊渐渐走上了正轨。

    周颐让周老二分出一部人专门做这样的定制衣柜,这个需要更精细的手艺,像雕花刻角这些就需要专业人士了,周老二又专门请了两名相熟的木匠专门做定制衣柜。

    渐渐在大户人家中也得了好名声。

    但随着衣柜的热卖,没过多久,广安县就出现了山寨品,而且据来店里的人说,临县也有人在做了。

    周颐无奈,这里又没有什么知识产权法,商法,出现山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过好在周记是最早出现的,广安县的人已经有了固有印象,每天二十架衣柜并没少。

    而且在卖衣柜过程中,周颐本来用来做展示的衣挂却意外走俏,一个衣挂两文钱,就买两个烧饼的价格,让很多买不起衣柜的人趋之若鹜,买了衣挂,在屋里拴根绳子,将衣服挂着也能让衣服抻抻展展的,而且洗了衣服晾起来特别方便。

    光衣挂每天都能给铺子里带来二两左右的盈利。

    王虎来了一遭,见周老二做的有声有色的,狠狠的夸了一遍。周老二将借他的银子还了,又额外给了四十两。

    王虎坚决不要,周老二一定要给:“大哥,你听我说,当时我借银子的时候,你二话不说就拿了 ,这个情我一直都记在心里,你比我的亲兄弟都亲。真的,当时就说好了这银子算你的份子钱,赚了钱给你分,虽然你没答应,但我在心里是这么对自个儿说的,你不要再推了,你要是不要,就是没把我看在眼里。”

    王虎听他这么说,便爽快的不再多说什么,拿过银子给了周老二一巴掌:“你就是我兄弟,啥叫我把我看在眼里。”

    周老二笑了一下又说道:“大哥,还有件事,我想让王元帮我看着作坊,你也知道我在县里开了一个铺子,那里离不得人,我得守着,元仔帮我的话我会轻松很多。”

    王虎这下就没推辞了,大笑:“那小子就是一根筋,还能帮得上你的忙?”

    “可帮大忙了!”周老二忙说。

    “行啊,只要你看得上他,随便怎么使唤。”王虎不想儿子也一辈子打猎,眼见周老二这生意是做起来了,王元跟着也好。

    周老二给王元开了二两银子的月钱,王虎只说高了,周老二将王元的重要性说了:“元仔这孩子作用太大了,他在作坊里其他人都不敢耍心眼儿,有时候还能帮着干重活,真要说起来,二两银子还少了,以后肯定要涨月钱。”

    王虎无话可说,不过这都当的上提着命去山里打猎的钱了。两人正说的畅快,周淑突然来唤周老二,说是周老爷子找他。

    周颐已经将今天练得字收好,抬头便见周淑叫了人后还使劲的往屋里瞅。周老二顿了一下,脸上满是无奈,给王虎说了一声,便起身朝上方走去。

    已经进入盛夏,白天的时间拉长了许多,到了傍晚,村里的人都会在院子里或屋外乘凉。但周家老两口却从没这个习惯,特别是周母,她的屁股似乎长在了炕上,连窗户也不开,闷热的环境让陡然进来的周老二受不了。

    上房的人都在,周老三带着一家几口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了,周老二想可能是他在和大舅哥聊天,一时没注意到。

    周颐怕上房出幺蛾子,收拾好了笔墨后,对王虎说了声:“大舅,我去看看我爹。”

    “去吧。”王虎以为他是小孩子贪玩儿,也不在意,本来他怕周老二吃亏,也想去看看,不过他到底是一个外人,周老爷子没叫他,他还真不好凑上去。

    周颐迈着两条小短腿溜溜达达的进了上房,周老爷子一见他,嘴角就抽了抽,有心想让他出去,又知道这两父子压根不会听,索性也就只当没看见。

    “二哥,你现在可在广安县出名了,没想到我们周家竟然还出了你这样一个大人物。”周老三笑着说道。

    “不过做点儿手艺活,算啥大人物。”周老二知道三弟花花肠子多,对他说的话总比别人要警惕些,当即便说道。

    “现在周记宜居,广安县谁不知道,听说还有许多外县人来买了,一个月挣得银子海了去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