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之大时代_第12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8节 (第3/3页)

后,而且科研是小众,生命科学更是科研界里的小众。这里的许多人看到这么一个看起来还没有他们孩子大的年轻人堂而皇之走上主席台,和副总理坐在一排的时候,都不由面面相觑。

    “这人是谁啊?主持人?”

    “看起来还没我儿子大呢。”

    “这么年轻就能主持这种仪式,前途无量啊。”后排的几个男人小声地议论着,他们大腹便便,手里夹着一个约莫砖头大的黑色皮包,这是八十年代生意人的典型形象。

    坐在后一排的那两个中年男人的脸色就很精彩了,这不是他们刚刚在门口碰到的年轻人吗?华清奖成立仪式主持人?

    主席台上,一众人全部落座完毕。

    从中间往两边分别是,副总理、中科院负责人、教育部门负责人、赵德培、吴照蒙、宣传部门领导及李铮。

    李铮坐在最左边,一张年轻的面庞在一众五六十岁苍老中显得格外显眼。

    “今天对我们来说非常特别啊。华国科研界,第一个以民间捐赠为主要形式的奖项将在我们面前诞生!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我们群众认可科研,重视科研!而且,我了解到,这次民间捐赠的主体是华清大学的第九实验室,实验室负责人李铮先生拿出一千万美金专利金作为科研基金,同时基金投资收益作为奖项奖励金。”

    “从中,我看到了一个很好的现象,科研反哺科研。把从外国人手里赚来的专利金,作为激励本国科研发展的奖励金。李铮先生的心胸令我佩服,更让我欣喜,有这样的年轻人在,我华国何愁不能复兴!”

    总理的讲话赢得满堂彩。

    总理致开场词后,中科院、教育部门负责人分别从自己的角度说明了华清奖成立的意义。接着,赵德培接过了话筒,身为华清的校长,他是今天当仁不让的主角。

    “总理说得非常好,科研反哺科研!这就是华清奖成立的意义!华清奖设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和文学四类奖项,每年一评,每位奖项获得者除证书荣誉外,还将获得由华清大学第九生物研究实验室提供的两百万人民币奖励金。而且科研类奖项获得者可以优先申请基金会的科研赞助金。”赵德培侃侃而谈,李铮从来没有见过这位校长眼睛这么亮过。

    台下前几排都是华国的科研人员。

    八十年代华国的科研环境十分恶劣,除了几项国家大力支持的军工类研究外,其余科研项目的日子过得可谓是紧巴巴的。

    一分钱掰成两分花是普遍现象。

    两百万奖励金!这个年代很多老牌科研大佬一整年的科研经费都没有那么多!

    两百万,整整两百万!饶是副总理在台上坐着,这些老学者们也不由发出了低低的议论声。

    在参加华清奖设立仪式前,他们是听说过风声,说这回以华清大学名义成立的科学奖项有着相当高的奖励金。

    两百万这个词也不是没听说过,但是所有人都当他只是一个笑话。

    要知道,现在国家级的科学奖最高奖励才十万,十万和两百万,这差别让一些老一辈的学者都不由心跳加速。

    两天前他们还说着“这奖项,以华清大学名义成立的,必然是鼓励新一辈的学者努力向前的,我们这把老骨头,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

    但是现在,他们恨不得把自己说过的话再吞回去。这科研上哪有什么前辈和晚辈的区别,就像老首长说的,这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不管年纪大还是年纪轻,这能出成果的就是该获奖。

    “老陈?老陈!你没事吧!”突然一个坐在前排的老科学家猛地从座椅上掉了下来。旁边的人迅速扶住他,关心地问道。

    “没……事。”陈老的声音仿佛是从牙缝中发出来的,他面色狰狞,右手紧紧捂着胸口。

    他悔啊!

    一个星期前,华清奖物理评选小组通知他获得第一届华清物理学奖。

    陈老毕业于燕大,是国内物理学科的权威人物。

    国内,甚至国际上的奖项拿到的也不是一项两项了。他对于这种新成立的奖项不甚有兴趣,更何况这新成立的奖项还叫华清奖,这让现在时任燕大物理学院荣誉院长的陈老更加觉得不得劲。

    因此,在收到小组获奖邀请函的时候,他义正言辞地拒绝了。

    “华清奖,很好嘛。我也很荣幸能获得第一届华清物理奖,但是我年纪大了,这华国科研界未来毕竟是年轻人的,我这把老骨头就不跟他们年轻的争了。”陈老说得十分豁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