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4节 (第4/4页)
脸先回去收拾东西去了,八爷也是连桌都没上就走了。十三十四又同岳升龙的手下斗酒,反倒是只剩三爷和四爷哥俩坐那儿捡着碟子里的花生米一粒一粒的吃着。抽空的时候三爷说上一句,“回去以后你打算怎么写折子啊老四。” 四爷先给三爷斟酒,再把牛肉干推过去一点,才不紧不慢的说道:“三哥有什么指示。” 三爷就笑了声,“我要是能指示的动你老四,现在还用坐这儿跟你吃花生米。” 四爷恍悟,还有点不开心道,“三哥既然不喜欢吃为什么不早说,这会儿连个渣都不剩,这不是成心要馋我。” 三爷就想一盘子给老四扣过去,“那你也不早说啊,我是能知道你喜好这玩意儿不成,快把水壶拿过来。”喉咙都要冒烟了,接过杯子也没细看,一口咕噜下去的时候就觉得这嗓子要废了吧。 四爷也看出端倪了,赶紧又倒了一杯,才要送上前就嗅到了一股酒味,再看那边斗的不可开交的一群人,十三十四手里拿的明显是这个桌上的杯子水壶。然后就很抱歉的看着三爷,“他两也不是有意的,都是咱们坐的位置不对。”离他们太近了。 等到三爷四爷换了好几个较远的空桌去坐之后,三爷索性连个招呼都不打就气急败坏的走了。直到回到住所才反应过来,最开始问老四的话还没得到明确的回复,这怎么就莫名其妙的回来了? 如果按照正常行走,从四川到京城最慢十天也是能到的。但是这会儿却是快不起来的,光一百来辆的车马就足足绵延了好几里地不说,那车上装的也是能把车轱辘往地下陷去两分,所以根本跑不起来,缓行虽然人跟着轻松了,一个个心里却是十刻警惕着,不怕横的,就怕不要命的。 好在一路上都有各州府派重兵护卫开道,走的虽然慢了些,到底是在一个月后平安抵京。 作者有话要说: 四爷回家了先撒点糖,再把八媳妇的事情处理一下 第60章 这件大事早在几个月前就被传的人尽皆知,这会儿别说是皇上让太子率百官到德胜门外迎接这些大功臣。就是全城的百姓也都涌上了街头, 不说夹道相迎吧, 一个个却是都抱着来看一眼巨额财富的心情, 管他这辈子能不能挣到那个份上,看看也过瘾。 四爷兄弟几人远远的就看见城门下乌泱泱一片人, 明黄的旌旗猎猎作响,更有礼赞官眼不带眨的盯着清水河桥这头,一瞧见来人就立马指挥奏乐相迎。 兄弟几人倒是很难得的驻足观望了起来,毕竟关乎礼制的事,谁也不敢马虎。 等十三爷回过头来说旌旗以及龙灯的数目是对的,十四爷也说了句奏的乐曲也是合理的,兄弟们这才并肩从桥上走了下来,接受了百官的跪礼。 等下面人悉数起身后,太子也走了过来,看着一个个兄弟,以及后面停不下来的车马队, 嘴上带着嘲讽, “几位大功臣请吧,皇阿玛已经在宫里设宴了, 要亲自为你们接风洗尘。” 直郡王就出来接了句,“太子这些日子在京协理朝事一定是废寝忘食了,瞧这都清减了,你可是储君,还应以保重身体为上。” 这风凉话说的, 谁听不出来。还是八爷站出来说了句,“这会儿日头大,咱们兄弟还是进宫再叙吧。” 有你什么事,稀的你在这儿做好人。 太子就同直郡王双双投来了一眼不屑,随即连个招呼也不打,就先行回宫了。 十三爷看了眼四爷,四爷摇头。太子现在看谁都不顺眼,在宫里不敢表现出来,自然是要拿他们这些兄弟出气。反正又不会掉块肉,他爱耍嘴皮子让他就是了。 因为看到墙根下有自家的奴才守着,四爷就让身后的一个侍卫过去传话,让家里跟着别等了,这进宫估计没天黑也出不来。他倒是想先奔回家去看一眼,福晋又生了个阿哥,这都几个月了,他连一面都还没见过,只是这会儿再归心似箭,也得先把差事交了再说。 康熙已经连着两天没睡好了,上次这样还是在打噶尔丹的时候,这次这事能顺利办下来,不仅解了户部的燃眉之急,更是能将国库充盈了起来,别的不说,至少在未来十年内不用再为钱粮操心。 所以当儿子们把条陈一一呈上来的时候,他也不着急看了,还让蔡禾廷出来宣旨。 果不其然,正如十四爷之前所预料的,皇上要趁着这个机会大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