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宅在古代_第9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6节 (第3/3页)

上暂代了县丞的工作,县衙上下竟然变得有条不紊起来。

    所有人都在为了民生忙碌,只有虎子还带着他的弟兄严密监视着钱楷一家三口,越是混乱的时候就越要小心,谁知道蒋勇现在的殷勤是不是为了让李文柏放松警惕,好背后下黑手呢。

    天亮后,李文柏把熬夜制定好的施工计划交与李成和蒋勇看,李成早在广陵时就已经见识过李文柏那套“现代化”的施工方式,已经是见怪不怪,蒋勇却从未见过这一套。

    一群壮丁而已,还三班倒?还一日三餐包括午休?还每六日休息一日?简直闻所未闻!

    “大人,这未免也太...”蒋勇以为李文柏是读书读坏了脑子,当即劝道,“您对这帮刁民太好了,根本不需如此,只要每日管饭,就算没日没夜地干他们也愿意!这么惯着他们,他们会以为大人您软弱好欺,到时候适得其反呐!”

    “县尉莫急。”李文柏抬抬下巴,“看看下面的奖惩措施吧。”

    这也都是近代那一套,奖罚分明,将每个工地的工人分成几队,进度考前的有赏,进度落后的有罚。

    除此之外,每队之下又分成几班,工地实行连坐制,一人玩忽职守,全班同时受罚。

    李成看得有些呆:“这,大人,这是军营的那一套啊?”

    “没错,正是关中军用于治军的条款,本官不过稍作修改。”李文柏没有解释,“至于效果,县尉就等着看吧。”

    主官既然心意已决,本来就不曾全心全意为李文柏卖命的蒋勇当然没有再说什么。

    说到底,他如此尽心尽力也不过是为了施家,至于百姓是否真的能活下来,三月内是否能完成既定的施工计划,跟施家一点关系都没有,不如说,如果在施家全力辅佐的情况下还失败,对他来说才是好事。

    李文柏何尝不明白蒋勇在想什么,他本来也没想过能得到蒋勇的建议,只需要其人服从便好。

    “既如此,具体事务就交与你二人了。”李文柏拍拍蒋勇的肩膀,“本官今日便要启程去往前庭,向刺史大人述职,接下来的几天还需要蒋县尉多多担待。”

    蒋勇抱拳:“说起来也该是日子了,大人尽管放心,下官一定恪尽职守。”

    李文柏欣慰地笑笑,又嘱托了李成几句,便让两人退下了。

    前庭隔交合虽然算不上远,但骑快马也需一日,如果不想夜宿荒野,李文柏就必须尽快启程。

    回到房间收拾好行李,前来汇报的李成还是有些不放心:“大人,您一宿没睡,要不还是先歇歇,明日再去吧?”

    “此时宜早不宜迟。”李文柏笑道,“必须要在工地开工之前和咱们的刺史大人打声招呼,不然他在朝中参上一本,御史台那帮疯狗非把我咬下来不可。”

    虽然还未曾当面见过,但就冲着这位刺史愿意给施家充当保护伞,大概也可以料想其人是何为人,到任都没有立刻前去拜见已经算是失礼,想也知道,此次去前庭肯定没什么好脸色看。

    见李文柏心意已决,李成也就不再相劝,但还是有些担心路途安全:“此去一路盗匪横行,大人还是多带点护卫吧?”

    “不了,本官此去是示弱的,人带多了反而麻烦。”李文柏随口道,见李成满脸的不赞同,又笑,“放心吧,李二他们以前可是贺大将军的亲兵,个个都是以一当十的好汉,区区盗匪,又能奈本官如何?”

    话说到这个份上,虽然担心,李成也没有其他话好说。

    出发前,李成似乎突然想起什么,问道:“您不去见见那些报名的百姓吗?”

    李文柏明白李成的意思,是让他在百姓面前多露露脸,发表发表讲话鼓舞士气,趁此机会广收民心。

    但他在交合的动静已经闹得够大了,再闹下去引起圣上注意,对他可一点好处都没有。

    “过犹不及。”李文柏摇摇头说道,“除非想当另一个施五,否则凡事还是低调些好。”

    李成若有所思。

    交合去往前庭是一片坦途,先要穿过一望无际草场,然后经过荒凉的戈壁到达界河边,渡过界河是一片丘陵,只要速度够快,快马飞奔一日内便可到达前庭县。

    即使是在陇右,西州也称不上是富裕的州府,只是侥幸隔边境有一段距离,匈奴人刚打到西州边境时,贺青率领的大军刚巧赶到,这才使西州五县免于匈奴铁蹄。

    或许是地理位置尴尬的缘故,西州刺史一职向来就是朝廷左迁官员之所,在京官们看来是实实在在的流放之地,就任西州刺史,同时也就意味着被朝廷遗忘。

    所以除了开国第一代刺史之外,西州历代最高主官从未出过励精图治之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打着混日子的主意,要么浑浑噩噩不理正事,要么残暴至极搜刮民脂民膏,幻想着有朝一日能重回大齐权力中心,一言以蔽之,没出过一个好官。

    现任的刺史出身也差不太多,在出发赴任之前,李文柏曾听师兄顾文提起过此人,顾文对其的评价是——重小利,轻大义,目光短浅,不堪重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