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4节 (第4/4页)
招揽来了著名画家文辉明。文辉明属于吴门画派的画家,他的书画造诣可谓是极其全面,诗、书、文、化无一不精,无一不通,历代人称之为四绝全才。 最重要的是,他无论是诗、书、文、化这四样的哪一方面,都师从名家。 在绘画方面,他师从沈周,后来和沈周一起创建了吴门画派,在画史上更是和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为吴门四家。 巧合的是,他在诗文上唐伯虎等人被人称为吴中四大才子。 现如今,有了文辉明这个著名的画师,还有了以杨耀祖为首的香山帮工匠,更有宇文上恺这个懂得风水的规划大师,下面还有无数的工艺精湛的工匠,这么一群人聚在一起,他还怕牡丹园不会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园林? 张彦瑾这下子是彻底把牡丹园的事情全权授权给了文辉明、杨耀祖、宇文上恺,让他们筹划建设牡丹园,钱财方面他们不用担心。 不是他偷懒不参与牡丹园的设计,而是他知道他在上面只懂得皮毛,所谓术业有专攻,把事情交给擅长做这件事的人去做,才是省时又省力的办法。 半个月不到的功夫,文辉明、杨耀祖、宇文上恺三人就筹划完备,牡丹园的建设正式拉开了帷幕。 张彦瑾也没有闲着,他先书信联系了刘俊义,让他今年去海外的时候把花的种子带回来,他准备将海外的品种引进牡丹园培植,然后卖到中州各地和西域各国。 所谓物以稀为贵,中州当地的牡丹他则准备贩卖到海外和西域去。 南阳和信阳的茶叶他也安排人全部采摘了回来,并且做了加工,成了香浓四溢的信阳毛尖。 第90章 张彦瑾在让人将信阳毛尖按照不同重量装入到他批量生产的茶罐当中后, 便开始让人拉到宁州交给刘俊义, 让他贩卖到海外去, 赚到的钱则大家平分。 由于大量的信阳毛尖需要装入到茶罐当中,张彦瑾琢磨了一番, 对张伍二道:“你明天去各大村子里, 对那些农妇说,我们的工厂需要她们来帮忙装茶叶,每天二十文钱, 当天干活当天付工钱。” “啥?不中吧?”张伍二在中州这地方待久了,也开始染上了中州的口音和说话方式:“二郎, 你没给我开玩笑吧?” 张彦瑾被他这憨样逗得一乐道:“什么中不中?中州话你倒是学得可快,我刚刚说的话, 像是和你开玩笑吗?” “二郎, 这自古哪里有女人出门干活的事情?那会让人笑掉大牙的,肯定没有人干。”张伍二两只手放在一起,有些踌躇不安地看着张彦瑾,只觉得张彦瑾这思维实在是离经叛道,没有办法施行。 大魏朝根本就没有女人还可以出门上工赚钱的事情, 都讲究个藏于深闺当中, 就连农妇们也都是洗衣做饭, 扫地织布,鲜少出门。 “你什么意思?”张彦瑾眉头一挑道:“人家是缺条胳膊还是缺条腿,怎么就没有办法出门干活了?怎么就让人笑掉大牙了?” 中州重建,男人们每天都出外干活, 女人们没有地种,什么都没有,每天只能在家里闲着,靠着朝廷的补贴来维持生活,说是朝廷补贴,其实也是她们家里的男丁们每天出门干活换取来的报酬,不过这点报酬实在是少得可怜。 信阳和南阳这两个地方的农妇们还好,每天被族长带领着去伺候茶树,可其他地方的就不一样,可以说是每日每日无事可做。 与其让她们闲在家里,不如安排到茶叶厂里去,做茶叶装罐的工作,这样一来,便是双赢了。他的工厂需要工人,而这些农妇们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工钱来生活。 更重要的是,让中州的妇女们出来给茶叶装罐,这不过是他计划实施的第一步,他以后还有其他厂子要开,里面的工作细致,男人们干起来绝不如女人们上手快,他必须要打破传统,让妇女们慢慢走出家门,到外面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