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代盛宠_第5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5节 (第3/3页)

中,又指了指那些花灯谜语,为她叙述了这猜谜的规则。临霜听罢,万分惊奇,伸手抓住了一盏玫色灯笼,果然看见那灯上所书写的谜语。

    “真的……可以猜谜?”临霜新奇不已,她以前常听爹爹提过,说元夕本应赏灯猜谜,可是她那村镇偏远落后,仅是灯会都已是奢侈,更从未见过猜谜,“我也可以?”

    “当然。”沈长歌微笑,走到一旁执了一支笔,蘸了些墨递给她,道:“试试看。”

    临霜咬了咬唇,将笔接过了,目光落在手中的灯笼上。

    ——“雪后游西湖”,射节气一。

    第一道谜语如是。

    临霜怔了怔,好看的眉宇微微一蹙,自语低喃:“雪后西湖……节气……”

    沈长歌静静看着她。

    “我知道了!”

    仔细凝思了片刻,临霜眼神忽地一亮,笑盈盈望向沈长歌。

    “说说看。”沈长歌淡笑。

    扭头看了看灯笼上的谜语,临霜组织了一下言语,道:“‘雪后游西湖’,雪后扫除去‘彐’,剩余‘雨’;游西湖,游与湖西侧字旁为三水,所以谜底便是——”

    她提起笔,低头在灯笼上提笔落墨。一缕额发轻轻坠下来,落到脸颊一侧,半遮住睫眸。

    沈长歌却没有看她在灯笼上写了什么,而是一直静静看着她的侧颜,目光微凝,长久注视。

    ……

    华光之下,五彩斑斓的灯火映在她的脸上,辉映成了一片粲然之色。她安静地低着头,专心致志地书写,如蝶的睫微微轻敛,半阖掩住了瞳眸的神色,温雅而婉约。

    沈长歌神思微顿。

    他其实一直都知道她很漂亮,肤如凝脂,唇如春樱,整个人望去如梨花映水,是种沁人心扉的清丽缈淡。但他更有印象,如今的她,其实并非最漂亮,他一直记得她曾经的模样。

    ——她的光芒,绽于她十四岁那年,无论是才,还是貌。

    他记得,那时的她在他身边方满一年,豆蔻年华的少女,整个人都如一朵方才破苞而绽的春梨,亭亭玉立,散出令人无法忽视的华彩。她貌美含蓄,又异常聪明,在那一年伴他自太学耳濡目染,那些诗词歌韵,常理策论,几乎可脱口成章。

    那时候,她每当同他一起出去,总会有人误将他们两人视作一对璧人。少年清俊非凡,少女容颜似玉,立在一处,极似一幕赏心悦目的景观。便连祖母都曾说过,临霜其人,当如璧玉立雪临霜,若单看之,不输京州任一闺秀。

    那时他们也一同去过很多地方,登山采桑,对韵会友,也曾在元夕来过这闲逸楼,两相配合着几乎猜尽所有灯谜,得过诗会的魁首。她的才气与秉性真当如一块逐渐琢磨通透的璧玉,愈来愈夺人瞩目,无法隐藏。她锋芒毕露,也是因此,令她无端成为有心之人忌妒的对象。

    ……

    “我好了!”一声轻唤,临霜唇角轻扬,提起笔,回头看着沈长歌。

    沈长歌一瞬回过神。只见那盏灯笼之上,谜语旁已经以行楷落下了两枚如梅小字。

    ——雨水。

    临霜仰着头,目光灼灼地望着他,“少爷,我猜的对吗?”

    他轻笑,却没有回答她是否正确,目光一巡,从一旁的灯笼中又取了另外两个,给她,“再看看这两个呢?是什么?”

    临霜微微一笑,从他手中将灯笼接过了,低头一望。

    那两个灯笼一蓝一红,分别书写着两个“射国字一”的谜语,红灯笼上书,“竹片双垂日影横”,蓝灯笼则是,“雪杖残处入眼底”。

    临霜眉宇微微一蹙,凝着思绪开始仔细思索。

    沈长歌不动声色地微笑,视线定定直视着她的脸,“猜猜看。”

    仔细理了理思绪,她抬头看了他一眼,首先看着红色的灯笼,凝眸轻索。

    “竹片双垂,日影……”她低低念了两下,目光微动,下一瞬抬起头,“少爷,我知道了!”

    沈长歌点点头,示意她说。

    临霜道:“‘竹片双垂’,便是双‘丨’,‘日影横’为‘曰’,‘竹’演为字部,合一的字便是——”

    她笃定一笑,执起笔立即在灯笼上书写下了一个字——临。

    “那另一个呢?”沈长歌又指了指那个蓝灯笼。

    “那个我也知道。”临霜兴致顿起,拿起蓝灯笼,徐徐解释,“‘雪杖残处’,便是‘雪’与‘杖’都只取一半,雪去彐为‘雨’,杖去丈为‘木’,而‘入眼底’,眼通‘目’,择将目写于下部,所以这谜底是——”

    说着提笔,一挥而就。

    “临,霜!”她兴冲冲将这两字念出了,刚一开口自己便不由一怔,愕然地抬起头看向他,“……临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