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4节 (第1/2页)
她总觉得公公给儿子定了娃娃亲,儿子就是受了委屈,却从没问过儿子到底是怎么想的。 她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他身上,还为他终于能摆脱一门心不甘情不愿的婚事高兴。结果兜兜转转,他竟是真心想娶谢苗,她那些自以为是的想法简直可笑。 宋云觉得自己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儿子,甚至一度看轻了他。 “抱歉,当初我们应该跟你商量一下,再做决定的。” 顾涵江闻言抿了抿唇,没说什么。 宋云看着,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既然这样,我把手头的工作处理一下,看看能不能请几天假,去谢家提亲。这件事最好也跟你爷爷说一声,你看是你去说还是我去说?” “我去。” 顾涵江屁股还没坐热,就从椅子上站起来,匆匆走了。 宋云看着被他带上的门,突然感觉到一阵气闷。 订婚的事儿商量妥了,他就迫不及待走人,一句多余的话都不和她这个当妈的说。 敢情不是为了谢苗,他根本不会来找她? 媳妇儿还没娶呢他就忘了娘了! 顾定山听说要重新向谢家提亲,却没宋云那么意外。 自从上次顾涵江为了袁姨的事情来找他,他心里就多少有了准备。 老人家显而易见的高兴,还特地吩咐照顾他起居的阿姨多做了个菜留孙子吃饭。 等顾涵江回到家,宋云已经下班了,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 他的目光不自觉落到放着电话的桌子上,又想起宋云跟他说,当初退婚是谢苗提的。 这让他紧紧抿起唇,浑身都散发出不高兴的气息。 就在这时,电话突然响了,顾涵江眼神一动,赶在宋云前面冲去接了起来。 结果那头响起的却是顾松年的声音。 顾涵江面色更沉,把话筒撂在桌子上直接进了屋,“妈,找你的。” 谢苗压根儿没想过,顾涵江直到现在,才知道他俩已经退婚了。 那通电话过后好几天,顾涵江都没有消息,倒是她的高考成绩先下来了。 那天她趁着早上太阳还不太大,去河边洗了趟衣服,刚回来就被王贵芝拽进了屋里,“你姑不是给你买了条现成的裙子,说是啥港城那边的样式,你放哪儿了?赶紧找出来换上。” 谢苗闻言打开了炕柜门,不禁纳闷儿:“奶,有什么事儿吗?” “县里一会儿要来人,说是高考成绩下来了,来给你道喜。” “给我道喜?” 谢苗想了下,觉得可能是自己考得还不错,县里才会特地来人跑这么远到北岔村道喜。 可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个道喜居然会隆重城这样。 县里直接开来了一辆小卡车,车上披红绸戴红花,两侧还各拉了一条横幅。 用脚指头想谢苗都知道,这辆车一路从县里开过来有多招摇。 可她却暂时顾不上那些,因为她和所有人一样,都被横幅上写着的内容吸引走了全部注意力。 “热烈庆祝我县谢苗同学成为80届全国高考状元!” 高考状元! 谢苗有些意外地瞠圆桃花眼,北岔村的其他人,则已经嗡嗡议论起来。 “高考状元是啥?咋搞得这大个场面?” “状元,应该是考得最好的吧?反正戏里状元都很厉害。” 有个在学校教书的老师正好在家放暑假,闻言笑道:“高考状元,就是高考第一。” “全国高考状元,那不就是全国第一?” 村民们全吃了一惊,有那外村来串门的更是忍不住惊讶,“你们村这是出了个全国第一?” “那咋了?苗苗可是俺们村学习最好的丫头。” 平时私底下怎么酸暂 且不论,当着外人的面儿提起谢苗,北岔村村民哪个不是与有荣焉。 “我跟你说,苗苗她初中考高中,就考了全县第一,后来又是全市第一,全省第一。” “对,你是没去过她家,她家一整面墙都是她的奖状,老鼻子了。” 说到谢苗家那一墙的奖状,有人又好奇地问那位老师:“我记得苗苗上半年才拿了两个全国一等奖,还都是考第一拿的。是那个全国第一厉害还是高考状元厉害?” “这个不好说。”那老师沉吟,“竞赛题比高考难,考的是学生单科能力。高考题目要简单一些,却要看六门的总分,算是考学生的全科成绩。” 村民们根本听不懂,却觉得谢苗竞赛能考第一,高考还是第一,肯定很牛。 既然牛,吹就对了,管它到底考的啥。 “老谢家这是祖坟冒青烟了吧?出了个苗苗这么好的姑娘。” “可不。我听说她根本不用去参加什么高考,人家早就保送北大了。” “北大?北大是啥学校?比望山师范学校厉害吗?我们村去年有人考上望山师范学院了。” 那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