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7节 (第2/2页)
是呆在府中读书练武,也不怎么参加宴会之类,对京城那些个大家闺秀,也不熟悉。逛一回花灯会,居然还真碰上了‘有缘人’? 季菀又惊又喜。 “知不知道那姑娘是哪家的?” “行哥儿只是远远的看了一眼,没看清。”陆非离道:“不过他如果真有心,你母亲想必会安排。” “说得也是。” 母亲现在最操心的就是弟弟的婚事,昨夜回去后肯定会问季珩身边的小厮。 “对了,说起这个,今天母亲不是也安排了九郎和花家姑娘相看么?如何?” 昨天那么好的机会,也不用太过顾忌男女大防,还能一起逛街看花灯,培养感情,一举两得。 若非担心打扰了小叔子和未婚妻约会,季菀就直接拖陆非驰带两个孩子出去玩儿了。 “他还没回来。” 季菀勾唇,“流连忘返?这么看来,的确是好事将近。” 陆非离在她身边躺下,“这些事呢,就不需要你操心了。不早了,睡吧。” “嗯。” …… 陆非离要上朝,早早的就走了。季菀多睡了会儿才起,穿戴整齐后就去和落梅居给婆母请安。 老夫人(老安国公夫人,以后都统称老夫人)神色有些恹恹的,似乎不太高兴。 季菀便关切的问了两句。 老夫人叹了声,“九郎和花家姑娘没缘分。” 季菀一愣。 本来想问,但看婆母眉间带愁,似有些不悦,猜到这事儿怕是有什么隐情,便没再多问。 等中午陆非离下朝回来,季菀说起此事,陆非离道:“早上去给母亲请安的时候,听说了。我也问过九弟,花家姑娘,早有意中人。但她母亲一心想让她嫁入京城权贵,结两姓之好,所以才带她来京城探亲。她心中不愿,又无法违逆父母之命,只好暂从。昨日实在忍不住,便和九弟道出了原委。” 季菀心中暗惊。 婆母早和花二夫人达成了默契,两家将要结儿女姻亲的事,在圈子里也早就传开了。此时若是反悔,陆非驰身为男子倒是没多大影响。可花羽落,名声必然受损,无法再立足京城。到时,花二夫人就只能将她带回咸宁。花羽落也就能得偿所愿,嫁给自己的心上人了。 这个时代女子的名声犹如性命,没想到这花家姑娘为求良缘,竟能舍弃至此,倒也是个性情之人。 “怪不得母亲心情不好。” 花二夫人隐瞒此事,只为了攀附才和陆家结亲,婆母肯定不高兴。 上个月花二夫人携女登门拜访,季菀见过花羽落。那姑娘长得美,性情也温雅娴静,婆母很喜欢。好好的亲事就这么没了,婆母肯定心情抑郁。不过其母如此势利虚荣,若真结两姓之好,也未必是好事。 “母亲最喜欢曦儿,你带着她多去母亲那坐坐,她嘴甜,母亲见了她心情就好了。等过段时间,这事儿也就烟消云散了。京城里多的是适龄的千金闺秀,总能挑出个和九弟有缘的。” “嗯。”季菀点头,“我知道。” 下午季菀就让丫鬟带着女儿去了落梅居,小丫头最擅长撒娇卖乖拍马屁,哄得老夫人眉开眼笑,心情顿时舒朗了许多。可隔了一日,花二夫人又来了。当时季菀就在落梅居陪婆母说话,几个孩子围在一旁,其乐融融。听了下人禀报,老夫人脸色就淡了下来。 “就说我今日身体不适,不见客。” 这般直接将客人拒之门外的举动,她很少做。可见是真的生气了。 陆、花两府联姻基本上已是板上钉钉,花二夫人对自己的女儿很有信心,说是让两个孩子见一面,也不过就是走个过场。她笃定七夕后安国公府就会派人前来商谈定亲的事,却没想到等了一日都不见陆家的人上门。她心中有疑,便将女儿叫到跟前来询问。 “翠红不是说,昨晚你和陆九郎相谈甚欢么?陆老夫人也已经见过你,对你很满意。咱们在京城逗留已久,不日就要回咸宁,陆老夫人不可能不知道。按理说,今日就该派人来提亲才对,怎的到现在还未有动静?” 事到如今,花羽落知道瞒不住了,索性便道:“陆家的人不会来了。” 花二夫人脸色微变,“什么意思?” 花羽落深吸一口气,道:“我已和陆九公子坦言,此生只嫁心中所系,不结政治姻亲。” 花二夫人大怒。 “放肆!” 花羽落直接跪下来,“女儿辜负娘的期望,甘愿受罚。只是,若所嫁非人,一生煎熬,女儿宁可出家为尼。” 她眼眶微湿,声音虽微颤,语气却坚决。 “还望娘成全。” “你” 花二夫人气得脸色铁青,“你知不知道,为了你的婚事,我费了多少心血?眼看着即将定亲,你竟自断姻缘,你…你简直要气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