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2节 (第2/2页)
能动,想培养出一个秀才出来。我孙子已经八岁了。族里的先生说他很有天份。” 林云舒恍然大悟,“行。”他想了想,“你觉得谁能胜出?” 族长心中倒是有个人选,“我估摸着守庭大哥能胜出?” 林云舒大惊,“真的假的?” 顾守庭之前一直在族里教书,家境贫困。为何他能胜出? 族长捋着胡子,解释道,“自打小四考上举人,族里越发重视学业。家家户户的孩子无论男孩女孩都要送到族里读书。守庭这个先生也很得大家敬仰。” 说起来顾守庭除了死读书外,为人还是不错的。 林云舒对他当选倒是乐见其成。 秋收之后,上面也派下文书。 朝廷并未同意他们大规模训练民兵,只同意训练一千民兵,以防不时之需。 小四收到信后,三兄弟在房内讨论。 老二摇着扇子,目光深远,“看来皇上是怕你也有谋反之心。” 小四点头,“能训练一千民兵,还是二叔争取的结果。”他有些急躁,在房内转圈圈,“你们说该怎么办?如果韩广平真的来了,这一千人根本不够用啊。” 老二和老三也是愁眉不展。 就在这时房门被人拍响。 老二上前去开门。 林云舒打着灯笼站在门外,“这么晚了,怎么还不吃饭?” 小四商量政事的时候通常会把下人都遣散,不准任何人过来打扰。 大家久等不至,林云舒只好亲自过来请。 老二请她进来,将朝廷发下的文书说与她听。 林云舒想了想,“如果你担心韩广平来,我倒觉得这不是什么难题。盐俭县有地理优势,两面有山,一面靠海,另一面是与金国接壤。韩广平要是打过来,他也只会从西南方向打过来,只要咱们把雁山那条路封死,他们就进不来。” 小四微蹙眉头,“那如果金国也打过来呢?” 前后夹击,盐俭县必死无疑。 这话倒是把林云舒难住了,“朝廷只让你训练一千士兵,你也不能公然抗旨。这样吧,你发榜,召集全县壮丁,选一千个有资质的壮丁,然后将他们训练成骑兵。” 一个精锐的骑兵以一抵十都不成问题。 小四眼前一亮,“这主意不错。” 老三咽了口唾沫,“这一千匹马也得下血本吧?” 他们县衙总共不到二十匹马,按照如今的行情,一匹马起码要十两银子,一千匹就是一万两。 林云舒从袖袋中取出一万两银票,“这是族长刚还的。先给你们用上。赚钱不就是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吗?你们只管干。” 老二接过来,心中很是高兴,“多亏娘持家有道。我们才能没有后顾之忧,” 四弟想当个好官,没有钱那是千难万难。 林云舒摆摆手,“一家人怎么能说两家话。”她有些担忧,“你们准备托何人买马?” 据她所知,整个月国都没有大规模的马场。普通的马场撑死不过几十匹,而且多数都是大户人家养着自己用,轻意不对外出售。 老三对这方面倒是有所了解,“辽国、党项和西夏都对咱们国家封锁战马。咱们想要买好马只能去吐蕃。” 此言一出,立刻遭到小四的反对,“不能去吐蕃。从盐俭县到吐蕃势必要经过兴元府。要是半道上被他们劫了怎么办?” 那些人可都是吃人不眨眼的恶人。小四哪能让他们冒这个险。 老三给他解释,“如果直走,肯定要经过兴元府。但是咱们可以绕道啊。咱们从太原府绕道去秦州,就能到吐蕃。只绕一点点路,绝对没有问题。” 北方穷,韩广平只会往南打。 老二和小四对地型远不如老三熟悉,听到他这么说,大松一口气。 老二将银票交给老三,“事不宜迟,老三,你明日一早就去镖局请镖师一路护送。” 老三接过银票点头称是。 小四想了想,“还得督促福伯早日将庄子盖好,在旁边盖个马场。那片地不种小麦改种茅草。” 老二点头,“我明日就让吩咐下人去催福伯。” 商量完毕,三人都来了精神。 林云舒瞧着他们精神奕奕,心里也很欢喜,“快点去吃饭吧。” 第二日,老三就独自出发回了西风县。 而老二也开始面向全县招收壮劳力,若是能被选上,每月可得两石米。比当长工挣得还要多。许多百姓都来报名。 老二就根据老三之前选人标准。 第一轮是测试臂力,成年男子需拉七十公斤的长弓,连射六箭才能通过。 第二轮是测试视力,这古代没有眼镜,眼睛不好使的人,自然不能用。 第三轮是身高和年龄。十八以上,四十以下。身高在五尺二寸至五尺八寸(相当于162厘米181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