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的诞生(美娱)_第760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60页 (第2/2页)

选择,一个是搬去加利福尼亚,另一个是留在圣安东尼奥,站起来战斗。”

    “如果我被暗杀,我希望五人、十人、一百人、一千人能站起来。如果子弹要射入我的脑袋,那就也让它打开所有囚禁同性恋的密柜之门。”

    成千上万名哀悼者来到市政厅前的广场处,他们或把蜡烛放在林肯纪念雕像旁边,或用手心托举着烛火,默默开始了祈祷。这些都是截取的当年旧金山新闻里的真实画面。

    “我希望运动能继续,因为这无关个人得失,无关个人野心和权力的欲望,这是为了带来希望。如果没有希望,我们就会放弃。我知道人不能只靠希望而活,但没有希望,生命就没有意义。所以你、还有你和你们,我们要守护希望,要给他们希望。”

    画面在漫天的烛光中定格了一瞬,然后推向了卡斯特罗大街上的一家照相店,街上的装饰和人们的穿着传递着时间已经来到二十一世纪的信息,但是在那家照相店的橱窗里,仍然悬挂着米尔克制作的那张牌子:YES……WE ARE OPEN(没错,我们开门/出柜了。)

    舒缓的音乐响起,伴随着1977年至今的真实人物影像,银幕上划过一行行字幕,描述了哈维·米尔克去世后,丹·怀特案件的判决与结局,以及斯科特·史密斯、克里夫·琼斯等人是如何继承米尔克的遗志并为之奋斗的。

    电影结束了,但整个放映厅没有一个人起身离场,直到片尾最后一行字幕走完,开始出现演职员表,场内才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柏林电影节主席迪特·考斯里克第一个站起来鼓掌,紧接着,越来越多的人站起来,最后变成了全场起立鼓掌,掌声持续了数分钟。

    这样的场面,在本届电影节上,还是首次出现。

    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媒体记者们的问题几乎都是围绕着电影展开的,威廉与莱昂纳多以往都是媒体眼中的绝对巨星,记者会追着他们的个人生活问个不停,但今天他们遇到的问题全是角色相关的,作品的光环盖住了他们的巨星光环,没有比这更能证明电影成功的了。

    德国著名影评人威廉·费伯难耐激动的心情,在发布会进行期间,已经开始在笔记本上撰写起了影评:“伟大的电影节上诞生了一部伟大的电影。”

    ……

    “《米尔克》让柏林震惊,柏林为《米尔克》欢呼!”

    “《米尔克》再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一段基层选举运作的传奇,斯皮尔伯格半写实的影像风格与布兰德利完美的演技,使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重生。”

    “当世最好的导演加最好的演员,成就了一部完美的传记电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