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2节 (第1/3页)
便在这时,有衙差从侧门悄悄进堂,给楼萧迁递了一张条子。楼萧迁目光一扫,便接着道,“一事归一事,今日先审许昌荣三人强抢民女之案。汝的状纸,择堂再审。” 小暖没有说话。 楼萧迁又是一拍惊堂木,宣判,“许昌荣三人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民女,按我朝律,杖四十收监,待流言案审结后,一并处罚!” 说完,他抽出一根令签,掷地有声,“打!” 两班衙役得了令签,上前把许昌荣三人按倒撩起外袍,抡圆了刑杖便打。 一杖下去,许昌荣尖叫出声;十杖下去,他的臀部便见了血;四十杖下去,人已去了一半,另两人也吓得面如土色。当众行杖,本就有威慑之意。 三人一百二十杖打完被拖走收监,楼萧迁拍惊堂木宣布退堂。待知县走了,师爷让众人在记录堂审的记录纸上按了手印,两班衙役也开始收拾东西时,小暖扶着娘亲低声道,“咱们回去吧。” “小暖,”秦氏低声道,“第二个状子还能审吗?” 连娘亲都看出不对来了,小暖语气尤为坚决,“知县大人已接了状纸,不想审也得审!咱们先回家吧,小草还在家中等着呢。” 想到小闺女,秦氏立刻强打精神,由秦正田扶着往外走,小暖过去给里正和赵三道了谢,至于那两个作证的书生,则直接被她无视了。那两个也打着秦氏主意的书生此时恨不得找个老鼠洞钻进去,哪还敢抬头。 身为掌柜,又被少爷叮嘱要照顾秦氏母女的赵三也心中有愧。里正则是害怕怕小暖继续追究下去,真的把村里搅个天翻地覆。 堂外聚集着看热闹的人未散去,见小暖她们出来立刻围拢上来,七嘴八舌地问着。 小暖此时自然不会开口说什么,见秦三奶奶也在人群里,便邀她上车,第二辆马车也坐满了过来看热闹的村里人,一同回村。 秦三奶奶看着秦氏哭肿了的眼睛和乱糟糟的头发,叹口气,“这事儿就到这儿吧,人家是什么人,咱惹不起啊。” 秦氏低头不吭声。 秦三奶奶便挑明了,“那仨都是京城来的,他们跟你远日无冤,近日无仇的为啥要害你?还不是因为祖谟要娶进门的那个媳妇怕……” “三嫂!”里正赶忙打断秦三奶奶,“无凭无据的可不能乱说,这次的事儿不就是因为谣言闹出来的吗!” 秦三奶奶哼哼两声,“秃子脑袋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儿!是怎么回事儿等再开堂就知道了。” 里正怕怕地看着小暖,几乎是带了恳求,“小暖啊,剩下的事就交给衙门吧,你回去后不要再闹了,成不?” . 第一五一章 不甘心 “是我要闹的?“小暖抬起头,“我娘被欺负了,我不管谁管?” 里正用力拍着胸脯,“我,我老头子管!回去后我就召集村里人讲清楚,以后谁再敢传闲话绝不轻饶!” “这闲话要不是我大舅母,也传不起来。”小暖继续问道,“她归谁管?” “我,我!”还兼任着秦家族长的秦德,恨不得回去就把李氏拍死。 小暖点头,“那就有劳里正爷爷了。” 里正这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应当的,应当的。” 回到村里时已经快晌午了,陈二婶带着小草和大黄在村门的大石头等着。见到娘亲回来,小草跑过来,眼泪就在眼睛里转啊转的。 看着从马车上下来的一大帮子人,等着的村里人都想围过来打听打听开堂的事儿,不过见小暖沉着脸,竟没有一个敢过来的。 方才在树林里见了小暖怎么用棍子抡人的不敢,听说了那血肉模糊场面的人,更不敢。 小暖辞别赵三和秦二舅,带着家人回家。陈二嫂听了事情经过,呆愣愣地坐在凳子上,说不出话。 秦氏却异常坚强,她洗净手脸又梳理好长发,问俩孩子,“晌午想吃什么,娘给你们做?茄包吃不吃?” 小暖摇头,“娘在家熬点绿豆汤,我去村口买包子,咱们晌午吃包子,晚上再做饭。” 见小暖拉着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