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_第4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节 (第2/4页)

疑。我是真的希望你能一刀杀了我,让我和妙才一起上路。还没到七天,我应该赶得上他。”

    “你也不必这么悲观。后将军想和你谈一谈,丁斐没跟你说吗?”

    “我的家人还在陈留,我不可能答应他。”曹操笑了。“孙伯符,袁本初虽然外宽内忌,但他身为天下党人盟主,多少要顾忌一些名声。我就算一败涂地,大不了归隐乡里,读书自娱。袁公路被人称为路中悍鬼,他可不会想那么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个道理你不会不懂吧?”

    孙策犹豫不决,脑子里不住地权衡利弊。他原本对曹操忌惮极深,一心想将这个未来的魏武帝干掉,以绝后患,但是现在他发现曹操看起来很衰,并没有任何掀翻袁绍的迹象。就像他说的,宛城其实就是一杯鸩酒,不饮则渴,饮了又必死无疑。可是对他们父子来说,曹操却是帮了忙的。如果不是曹操击溃了袁术率领的主力,又占了宛城,袁术现在还会不会这么客气,恐怕要打个问号。

    再往深一步想,没有了曹操,袁绍能不能拿下中原?应该也没什么问题。公孙瓒、陶谦根本不是袁绍的对手,没有曹操,袁绍占据河北后依然会南下中原。比起曹操,他甚至更容易,因为那些世家根本不会像反对曹操一样反对他,他们本来就是一伙的。到时候直接面对袁绍的就是他们孙家父子。他今天杀了曹操,帮袁绍除了一个内患,袁绍却不会感激他,说不定还要拿这件事做借口,赶尽杀绝。

    杀不杀曹操?是个问题。

    见孙策目光闪烁,阴晴不定,曹操忽然问了一句:“孙郎,你似乎很怕我?”眼中笑意盈盈,却又带着几分说不出的自嘲。

    刹那间,孙策主意已定。他呸了一声,收起长刀。“我怕你做甚?不过,你在我的对手榜上排第一。”

    曹操扬了扬眉,又笑着摇摇头,眼神苦涩中带着几分感激。“多谢。”

    “你是宦者,我是寒门,我们也算是同病相怜。”孙策沉吟片刻。“我劝你一句,赶紧走吧,你守不住宛城。家父已经去了豫州,鲁阳、昆阳很快就会被控制,再迟你就走不掉了。后将军恨你入骨,到时候你除了投降就只有死路一条。”

    曹操摇摇头,一声长叹:“我知道,可是我不能走。力战而亡总比不战而走好,我能拖住你们一天就拖一天,也算是报答盟主的知遇之恩。宛城坚固,多了不敢说,坚持三个月总是没问题的。”

    “那就随你吧。”孙策扬扬眉,向后退了几步,拱手作别。曹操眉心微蹙,慢慢抬起手,拱手还礼。两人四目相对,片刻后,露出会心的微笑。

    “宛城见!”

    第110章 棋逢对手

    孙策站在山坡上,目送曹操走下山坡,翻身上马,在一群骑士的簇拥下飞驰而去,眉头轻轻蹙起。

    没杀曹操,自然不是因为曹操能言善辩——虽然他的确挺能说——而是利弊权衡的结果。到目前为止,他仍然相信袁绍必败,就算他得了天下,建立了袁家王朝,也不能长久。医不自医,世家出身的他解决不了世家带来的问题,刘秀不能,袁绍更不能。既然如此,那曹操和他的理念冲突迟早会爆发。

    袁术说,袁绍接纳曹操就是把他当刺客,利用他的宦者子弟的身份去刺杀张让等人,那不管曹操多么努力都很难撕掉身上的烙印,也很难真正被袁绍接纳,充其量就是一只鹰犬。史书上说他一直和袁绍分庭抗礼自然是对胜利者的美化——就目前而言,他还没那样的实力——但他一直没有将家属送到邺城却说明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真的依附袁绍。

    就像孙家现在不肯将家属送到宛城来一样。

    曹操如果真的安心做个富家翁,他又怎么可能以范蠡为榜样自勉。其实在他心目中,他更可能把自己比作勾践,袁绍自然是夫差。

    这样一个人,又何必急着除掉?同是边缘人,相煎何太急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