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_第10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9节 (第1/4页)

    袁权一怔,随即明白了孙策的意思,气得面红耳赤,狠狠地瞪了孙策一眼,长身而起,拂袖而去。孙策翻了个白眼,耸耸肩,觉得很无辜。“怎么又是我的错?还讲不讲理啊。唉,大户人家就是大户人家,门户大,脾气也大啊。老子这是作了什么孽,平白无辜受这冤枉气。”

    袁权出了帐门,风一吹,已经有些后悔。孙策好开玩笑又不是秘密,况且她说得不清不楚,让孙策误会了,孙策生怕引起他人非议,不敢接受,也是好意,并非有意调戏,她这气生得有些莫名其妙。正想着怎么挽回,却又听到孙策在帐内自由自语,顿时尴尬不已,两条腿就像灌了铅似的,无论如何也抬不起来,进退维谷了好久,还是不知道如何向孙策解释,只得怏怏的出了大营。

    上了马车,袁衡坐在袁权对面,托着腮,不解地看着袁权。

    “姊姊,你为什么这么生气?你很想把你的侍女送给他吗?”

    “我……”

    第289章 难题

    袁术葬礼已经完成,孙策归期未定,但阎象却必须回去了。他是南阳太守,事情很多。张勋、桥蕤等人也各有去向,比如冯方就想回关中老家去了。

    除了阎象之外,其他人的去向孙策并不是很关心,反正他又不是主人,他们向袁权辞行就是了。不过,得知孙策暂时不能回南阳,而要长驻豫州,代领孙坚的豫州牧,桥蕤动了心思。

    桥家是梁国睢阳人,也在豫州范围以内,而且睢阳在豫州北部,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袁绍不服朝廷诏令,朱儁要用武力征讨,那睢阳必然成为战场。大军进驻,要想免于损伤,无非两条路:一是赶紧逃,二是依靠能够保护自己的某个势力。

    对他来说,这个势力无疑是孙策。别人不知道孙策的能力,他却是一清二楚。全歼徐荣两万西凉精锐的战绩,就算是孙坚也未必能做得到,而当时孙策麾下只有南阳一郡。现在他代领豫州,实力更强,这时候舍他而去,到哪儿去找比他更合适的保护者。

    于是,桥蕤决定留下。

    张勋不想留下,但是他也不想留在豫州,他还是觉得南阳比较安全。豫州没有地利,一旦与袁绍对阵,孙策很难拒敌于境外,免不了一场苦战,不如去南阳观望形势,如果关中平定,他随时可以回家。

    冯方则比较简单,他既不想留在豫州,也不想留在南阳,一心想回关中。冯宛很苦恼,但胳膊扭不过大腿,她改变不了冯方的主意。更何况她自己也很犹豫,孙策已经有了正妻袁衡和妾尹姁,再加上铁定会嫁给孙策作妾的黄月英,她就算嫁给孙策也只能排在尹姁之前,别说冯方不答应,她自己也不甘心。

    孙策对此一无所知,他现在满脑子考虑的全是怎么搞定豫州。

    这事还真没那么容易。孙坚做豫州刺史、豫州牧也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了,但效果仅限于没人反对他,当然也没人搭理他。最明显的就是袁术下葬,孙家父子来送葬,汝南太守一直没有露面,而汝南郡治平舆县离汝阳只有五六十里。

    换句话说,到目前为止,孙家父子对豫州的影响力几乎为零,世家豪强们选择了无视他们。

    要搞定豫州,先得搞定汝南。汝南是豫州当之无愧的第一大郡,人口接近豫州一半,比南阳郡还要多。更重要是汝南世家很多,名士也多,汝颍名士半天下,指的就是汝南和颍川。就算孙策没什么号召力,他也不能让这些人和袁绍勾结起来,至少要让他们保持中立。

    当然,已经跟了袁绍的人,就别怪我不客气了。最近手头紧啊,要钱没钱,要粮没粮,既然你们已经成了敌人,不拿你们开刀拿谁开刀?

    但是,从哪儿下手,孙策却一时没主意。他对汝南很陌生,可以说两眼一摸黑。袁家倒是汝南第一大族,但袁家人连袁隗、袁逢都不搭理,更不可能搭理他。

    关键时刻,桥蕤找到了孙策,提出一个建议:先控制汝南郡治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