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0节 (第1/2页)
第二天,鲁盼儿送了梓恒就带着梓嫣去了房产局,俞大姐听她讲了事情的经过就笑着说: “如果那处房子的确是你爱人父母买下的,就能在我们房产局档案里查到,你们再提供相关证明,可以办理新房产证,证明是你们家所有。” “太好了!” 鲁盼儿没想到会这样顺利,“学校后勤处说没有房产证就没有办法了,幸亏找到了这里。” “这也不奇怪,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房产局的档案是所有档案中最齐全,保存最完好的。” 俞大姐和蔼地解释,“以前很少有人注意这些档案,不过,最近来打听的人多了。” 鲁盼儿就把写好的地址交给俞大姐,“麻烦您帮我查查。” 俞大姐看了纸条就笑,“很熟悉的地名,最近应该查过。” 说着去了档案时,很快就捧着档案出来了,“不久前果然查过,还在箱子最上面放着呢。” “有人查我们家房子的档案?” “是的,”俞大姐打开档案,看到上面的名字,“没错,就是这个房子,来人说是房主的远房亲戚,想给儿子办理过户。 她还说房主没有直系亲属,她儿子是房主唯一的表侄——你刚说你爱人是房主的儿子?” “真是奇怪,”鲁盼儿大吃一惊,“房主是我公公的名字,我爱人是他唯一的孩子,最直系的亲属。 而且他们家的亲戚也没有在北京的。” “来人还带着房产证,”俞大姐回忆着,“我告诉她虽然有房产证,但还要证明她儿子是唯一的继承人才能办理过户手续。” “是个什么样的人?” “因为这件事有点儿特殊,我特别注意了一下,是一位老太太,戴着毛线帽子、大口罩,说话的时候一直没摘下来,看不到她的脸——那时候已经是春天了,我当时还以为她身体不好特别怕冷呢。” 俞大姐说着也意识到问题很严重,“看来那本房产证来路不正,幸亏我坚持着没给她办过户手续。” “还真有些后怕,房子差一点儿就被别人占去了。” 鲁盼儿笑着感谢,“多亏你了,俞大姐!” “这是我的正常工作,不用谢的。” 俞大姐说着,指点鲁盼儿先到派出所找到杨瑾的户籍证明,再请学校开介绍信,“这样就能办理新房产证了。” 新房产证很顺利地办了下来,他们重新回到后勤处找到周华。 周华接过房产证看得很仔细,皱了眉头想了半天,“这可怎么办呢?” “不是说有房产证就能证明是我们家的房子了吗?” 鲁盼儿问。 “理论上是这样,”周华微笑着解释,“可是你们已经有了住房,而那处房子现在正住着十几户人家,肯定不能为了给你们腾房子把他们赶走。 这样吧,把房产证留下,单位按价赔偿。” 杨瑾摇摇头,“我们以为找到房产证就能拿回房子,并不是为了赔偿才找回来。” “赔偿金额可以定为五千元,”周华不提那天的话,只按自己的思路继续说了下去,“这个定价不低了。” 五千元的确是一笔不少的钱,但是鲁盼儿却支持杨瑾,“这个房子是公公婆婆买的,他从小住了十几年,很有感情,我们还是想收回来。” “再加两千元赔偿怎么样?” 周华下了决心一般地,“这是最高限额了。” “确实不是钱多少的问题,”杨瑾诚恳地说: “还希望周副处长帮我们收回房子。” “可我也没有办法呀?” 周华摊了摊手。 鲁盼儿也无奈,想了想,“我们再找章叔叔?” “也好,”周华点头同意,又热情地说: “我陪你们过去,看看能不能有更好的办法。” 找到章处长,周华主动把情况说清了,又说: “我已经给了七千元赔偿,是所以相似情况中最高的,可他们还是不同意。 处长,你看?” 章处长想了想,“杨家的房子比较大,多赔一些也应该,这样吧,再加一千元,你们就签字吧。” 鲁盼儿很无奈,“章叔叔,我们已经说过了,现在的问题并不是赔多少钱,哪怕一万元我们也不要,我们只是想收回自己家的房子。” 杨瑾也说: “章叔叔,你也知道,我在那里出生长大,房子里满是我们一家三口的回忆。 至于赔偿的钱,其实不少了,我们决没有想借机多要的想法。” 章处长看出他们特别坚决,“这样吧,单位想办法为你们腾出几间房子,其余还是作价赔偿。” 赵新月亲戚家就是这样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