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红楼]老太太的别样生活_分节阅读_180 (第2/3页)
次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长平帝没有说什么,而是让人撕开糊名的地方,亮出试卷考生的名字,他扫视过后,这才进行排名。
状元并不是会试的头名,而是会试第五名。榜眼才是会试的头名,探花是余秋,谁叫他比会试第二名在年龄和长相上优势更大。
四位皇子在排名上与皇上的差距都挺大的,长平帝不做任何说明,四位皇子只能苦苦思索。
下面就没有四位皇子任何事情了,不过他们也没走,呆在大殿一旁看着皇上和诸位大臣对接下来的试卷进行排名。
直到三个时辰之后,这次殿试的成绩已经出来了,就等礼部那边彻夜再对校一番,明早便可以发榜。
翌日,辰时左右,贡院外面就已经贴上红榜,等待多时的考生一拥而上。这殿试的排名总体与会试相差不大,就算是会试头名变成殿试第二名,也只是一二名的差距,当然也有一些考生,之前会试的名次很靠前,殿试就较为靠后。
长随已经挤了进去,贾政心里七上八下,他往里边挤的同时,已经有人在红榜前念名次,状元、榜眼、探花是谁谁,后面的名字便没有人在念,只听到某些考生如释重负的大笑声,还有某些考生唉声叹气的声音。
贾政还未挤到前面,一个长随边往外面挤,边高声说道:“老爷,您是二甲第十六名,与会试的名次一样耶!”
贾政突然感觉耳朵失聪,听不到外界的声音,脑子里只留下‘二甲第十六名’不断地徘徊着,片刻后醒过神来,他高兴之余,心里默默地算了一下,从总名次来说,他其实是第十九名,但是没有与会试名次相差太多啊!
两个长随从人群里挤出来,一左一右扶着贾政到外面,“老爷,余先生是探花,周先生是二甲第十三名。”
贾政闻言大大地松了口气,这时余秋和周鹤才从其他地方过来,他们过来得晚了一点,一时半会没看到贾政,便挤进红榜前去看榜,两人都看到三人的名字了。
“二老爷,恭喜。周兄,恭喜!”余秋向贾政和周鹤拱手一礼,周鹤和贾政也连忙回礼,最后几乎是异口同声地道:“同喜同喜!”
三人相视一笑,三年一同探讨学业,他们已经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足以让他们受用一生。
因为接下来大家都很忙,三人便没有在贡院外面呆多久,各自回家之后,得到报喜人员带来的消息,下午未时进宫面圣。当然这面圣的人数只有一甲三名和二甲三十名,诸位学子要一一觐见皇上,与学子谈话,当然由于时间的限制,与皇上交谈的时间不会很长。
红叶撩了撩眼皮,不知道皇上会把贾政派到那个部门做事,若是工部,她也无话可说,只能说贾政与工部的缘分不浅。
贾政这会是意气风发,红叶这才问他考题,前面的背诵题和诗赋,这个红叶没兴趣,就问后面的几篇策论,得知最后两道策论,红叶默默地想着,只怕贾政去工部去定了。
水利河工这道题,红叶并未在考题里出过,只是平日里教导贾政,给他讲游记里大凤的山川水秀时,会让他注意到实际方面的问题,水利河工自然也是其中最为实际的问题,贾政是个好学子,母亲提起哪个方面,他就花几天时间专研哪个方面。
而衣食住行这方面,也是平日里红叶让他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她想到水泥这件事情,因为她不知道配方,是以没一口提出水泥,只是感叹,若是有一种粘节性的东西能让路面平整,让人的出行更加方便,这样的发明创造也称得上是惠民举措。或者衣服防寒方面,有没有更有好的布料或者材料不仅能防寒还便宜,可以让老百姓人人都买得起……
贾赦在旁边听得一阵默然,之前以为是母亲唠叨,原来与母亲的谈话内容也有这么大的帮助,他脑子里免不了想以前他和母亲的谈话,似乎什么都有涉及,好像又没什么用,也不对,好像不是那么没用,到底哪方面有用,他好像没发现呢。对了,母亲最近喜欢与他探讨破案那些事儿。
张氏和王氏听得云里雾里的,她们平时也喜欢与婆婆聊天,尤其是听到外面什么新的传言时,都喜欢拿来与婆婆说叨说叨,婆婆不喜欢人云亦云,不过婆婆喜欢站在女子的角度来考虑,而且不喜欢抨击女子,像京中某位官员的夫人,也是京中人所共知的妒妇,但是婆婆却说她做得很好,她的行为并未影响那位大官的前程,相反许多百姓还颇为信任这名官员。还有京中的威远侯府,那一家子的夫人太太都在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