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9节 (第4/4页)
政府情报刺探、甚至监察军政府内所有高层的情报司,甚至他本人都不敢保证,自己身边没有情报司的人。 跟随这位年轻大帅有段时间了,接触的多了,他也知道面前这位大帅性格多疑,无论是什么军事计划都要多想几步,对于手下……尤其不放心。 因此一见到李东来也在这里,大帅很少同时召见两人,到目前为止只在之前的军事会议跟军政府成立时有过两次,而且也只是一些简短的谈心并不涉及到重大问题。 但是现在他由不得他不多想一些。 早晨大帅兴致勃勃的前去与那新兵同训,不想突然被李东来的一个情报搞得脸上变色怒走,显然发生了些什么事情。 “来了…既然你们两人都到齐了,那么,记住了,我下面要谈的内容全部要列入机密之中,再我未宣布之前,严禁同任何人提及!” 示意马荣成也坐下之后,李汉面上严肃的询问道。 两人对视一眼,立刻齐声应道:“是!” 李汉满意,他示意李东来说话,方才他的询问他还没回答呢! “回先生的话,原第四标正目孙建成已经被抓捕,目前属下已经命人将其带回了情报司处严审,当下还没从他口中获得什么有关第四标的情报…那人嘴比较硬,又知道自己倒卖军政府的枪械乃是犯了死罪…因此一再口称除非大帅亲自下令不治他的罪,否则他什么也不会说的!广水那边是属下的失误,当时未免引起第四标的不满,属下只派出了不足十人过去…而且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北面的清军身上,对于城中掌握不足…一时之间竟然没能传回任何有用信息!” 第二卷 血战中原 第121章 火起 听到是徐州的兵马,何刚顿时大喜:“走,咱们先去与他们汇合再说。” 忠贯营能与殷洪盛联系上是双方斥候的功劳,忠贯营一直缀在清军后面,而殷洪盛的斥候也追了下来,双方差点还发生了一场火拼,等搞清身份后,双方都是大喜过望,很快就返回向各自的大帅报告。 半个时辰后,何贯与殷洪盛已经在十里外的方向汇合,何刚只带了亲兵,他的军队依然藏在密林中随清军一起前进。 交换了一下情报,何刚与殷洪盛两人一拍即合,此番以破坏鞑子的大炮和物资为主,只要速战速决,即使是清军大营接到消息来援也来不及,两人商量完毕,何刚马上返回,而殷洪盛也摧促大军加快行军。 前面的清军依然在慢腾腾的走路,大炮太过沉重,河提虽然宽阔,却并不平整,加上前些天天气阴沉了数天,下过一场不小的雪,如今雪水融化,将路面弄得稀烂,大炮车轮经常不是陷入泥中就是被隆起的土块搁住。 路面如此险恶,拉着大炮的牲畜过一段路就要轮换,否则会将牲畜活活累死,这样下来,自然走不快,也幸亏如此,挑重担的民夫也可以趁机休息,否则一些人会活活累死。 清军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被盯上,尚可喜和叶臣两人并排骑在马上,虽然论爵位,尚可喜在叶臣之上,兵力尚可喜也并不稍差,他的天助军可是皇太极亲自指定的番号,只是叶臣是满人,凭这一点尚可喜就不敢在叶臣面前拿大,何况叶臣可是跟随努尔哈赤祖孙三代,当年皇太极手上十六大臣之一,后来又成为八大议政大臣之一,如今的镶红旗固山额真,因此两人说话间,尚可喜几乎是侧着身子。 一门大炮晃动了一下,就在两人的身边陷入了泥中。 “混蛋,快把大炮拉起来。”一名清兵纵马来到大炮陷住的地方,也不管三七二十一,鞭子就朝下面抽过去,数名正在抬大炮的汉子身上马上多了数条鞭迹,那几名汉子抬起头,怒目注视着鞭打他们的清军。 “看什么看,若是不服气,我把你们的眼睛挖出来。”清兵怒斥道。 这名清军打的可不是抓来的民夫,而是天助军的士兵,尚可喜怕民夫会把大炮损坏,别的不说,若是有心怀怨恨的民夫把大炮往运河里一推,虽然可以捞取来,可是一天的时间都要耽搁了,因此大炮全是由天助军士兵自己运。 这名清军的话引得挨打的几名天助军勃然大怒,看着这名清军眼中闪过一丝凶光,这几名天助军都是为数不多的老人,他们这些人原先是毛文龙的部下,在皮岛专与清军作对,毛文龙死后,他们由尚可喜带到山东,在山东叛乱后才乘船出海投降了满清,这些人无牵无挂,虽然都随主将投降了满人,但其中也有一些人并不是死心踏地的投降,尤其是受到清军折辱时更是会回想起以前和清军战斗时的情景。 “刘大哥,千万忍耐。”旁边一名年龄小一点的天助军看出危险,连忙挡在挨打的三人前面,拼命的使眼色,若是与满人发生冲突,他们即使是天助军,又是对满人有大用的炮兵,满人依旧不会客气,处死他们就如同处死一只小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