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4页 (第2/2页)
了边疆突厥最近的异动,不过因为那里距离京城太远,朝廷里也很少有人了解,也就没有多深谈。 楚傲天说的大多还是秋考的事情,还特地问了吴世轩秋考准备的事情。 吴世轩看上去有些憔悴,脸灰败了很多,不过声音沉稳,别人权当他是因为过度劳累,为此楚傲天还关心了几句,赏赐了他不少银子。 楚倾在一边笑着道,“陛下宅心仁厚,相信吴公一定不会辜负父皇的期望。” 楚傲天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朝上比不其他时候,几十双眼睛都看着呢,一个个心怀鬼胎,也不知道看到这一幕怎么想。 下朝后,楚倾就像真的毫不关心一般,任由吴世轩从他身边大步走过,反而叫住了平日朝上不怎么讲话的丞相。 孟丞相当责十余年,年岁已高,做事一直不温不火,楚傲天只是看在他家前朝就是朝廷元老,家族树大根繁琐错杂,让他挂名当个不管事的清闲官。 孟丞相也知道自己在朝上的地位尴尬,也就不经常说话了。 楚倾笑盈盈地和要退朝的孟丞相,“丞相,我听说令贤子今年云游四方回来了,今年会参加秋考吗?” 孟丞相面露尴尬之色,不过他很快就叹了一口气,点了点头,“谢太子殿下关心,只是犬子性情顽劣,不服管教,我也实在是不能确认他是否会参加这次秋考。” 楚倾安抚地笑了笑,声音温和,“孟丞相,缜之与我是同窗,我是知道他的秉性的,他有一些寻常人没有的想法,这是极好的,而且他本来在同一届的同学中就成绩优异,出去周游回来后必定增加了不少见识,一定会在秋考中取得好成绩的。” 楚倾口中的缜之,便是孟家最小的幺儿,孟缜之了。 听到他这么说,孟丞相露出了一个骄傲的表情,他内心中也知道自己这个小儿子的才气是不输给任何人的。 比起他几个平庸无奇的兄长和姐姐,孟缜之从小便是最聪慧的,五岁背诗,十岁便能出口成章,惊艳四座。 但是,他的脾气也和他的才气一样大。 一想到这里,孟丞相就觉得止不住的头疼。 本来是指望这个小儿子回朝廷做官,重新得到陛下的赏识,重振他们孟氏,谁知道他生下的是这么一个玩世不恭的孽障。 回来之后也是整日眠花宿柳,和那些不入流的书生混在一起吟诗作对,就是不提秋考的半个字。 这里如果应下了太子,回家之后又不知道要费多少口舌劝他参加秋考,此时也只能讪讪道,“都随他,都随他,他高兴就好。” 楚倾弯了弯眼睛,不置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