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母仪天下_第87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7页 (第1/2页)

    别看地方上头的官员到了京城自动要矮个半级,实际上,京城这种地方,哪个酒楼的牌匾掉下来,砸到十个人,起码有九个人算是官,还有一个没准就是那个贵族家的亲戚,所以,京官听起来清贵,实际上呢,论起实权,还真的未必比得上地方上的官员。一个县令,下面能叫做百里侯,而京城呢,别说是七品,就算是五品,也算不上什么,上了四品才是一个坎,到了三品,在京城才正儿八经算个人物了!

    问题是,朱元璋自个马上得的天下,之后呢,为了平衡朝堂,直接将一帮子本来就在打天下的时候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勋贵们也都放到了朝堂上,文官在面对这些勋贵的时候,哪怕心里头觉得粗鄙,嘴上却是不敢乱说的!人家的功劳是真刀实枪打出来的,而朝中的这些文官呢,除了少部分在朱元璋打下应天的时候响应了征召,其他的,都是到了后来,瞧着朱元璋已经是势不可挡了,才算是扭扭捏捏地跟上了。勋贵们哪怕是当初跟过陈友谅,张士诚的降臣,也算是抵抗元廷的英雄,后来在北伐中原的时候,也是立下过赫赫战功的,而文官呢,比起来这个功劳就显得可有可无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官们只要不傻,肯定是不敢随便DISS那些勋贵的,就算是抓住了什么把柄,弹劾的时候也得注意一些,如果不能一口气将人打死,那就只能在鸡零狗碎的小节上头敲敲打打了!

    如今这个社会变化太快,这些早就习惯了旧有规则的文臣们是真的很难适应,偏偏他们自个又有着诸多弱点,这么说吧,文臣们最大的弱点就在于,他们真实的道德水平配不上他们的日常言语,将自个捧得太高了,偏偏自己又做不到,许多事情根本不能深究,以前的制度体系,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他们很容易就能欺上瞒下,损公肥私,贯彻所谓的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但是现在呢,工商业开始盛行,原本的大商人,其实多半都是需要借助官场上的力量的,因为真正暴利的行业,都是有门槛的,你要是搭不上官场上的线,别说是入场了,在外面闻闻味道都不行!比较典型的,就是盐业,从汉朝盐铁专营开始,历朝历代,大多数时候,盐利都是财政收入的大头。但是能干这一行的,官面上头要是没关系,那真是被人玩死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加上商业的本质,无非就是低买高卖,这中间的运输成本就比较夸张了,一路上自然到处都得打点起来。

    可现在呢,大明鼓励的工商业,并不是那种大商人,而是鼓励中小商人,还有那些有技术,有本事的工场主。许多原本沦为各地官吏敛财工具的税种直接被废除,只在终端进行征税,这就将主动权收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