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9页 (第2/2页)
今天都已经处理好。” 大侄子文昌每天都要给君越汇报情况。 “挺好,做完了就回去,陪你爹说说话。” “知道了,二叔。” 趁干旱时,不能到处跑,君越教闺女女婿赚钱的营生。分家了,就能学了。 第二年,北方依然没有下雨。情况越发严峻。粮食的价格已经是天价,普通老百姓哪买得起。 只是皇庄附近方圆几十里的范围,依然平静。只是山上多了好些挖野菜的老妇和年轻妇人。 一群群的拎着菜篮子背篓,进山挖野菜。 夏季时,河水越发的浅了。 南庄村各家各户勉强种了一些,有田没田的都种了黄豆。黄豆耐旱,不用多少的水,到了时间段挑水浇一些就行。 种的黄豆,可以去秦童生家中换粮食,换银钱。 各处都安安静静的,没有人闹事,住在京城的郊区,安全系数不错。 干旱两年,恢复期两年,四年的时间眨眼就过去了。 在家里多待了两年,君越再次踏上寻宝的征途。 四年的时间没闲着,教育孙子,家里最小的孙子外孙都已经是秀才,大的几位也成了举人中进士。 该娶妻的娶妻,该嫁人的嫁人。该定亲的定亲,都是经过他考核调查过的人选。 “爹,不走不行吗?”村口老五长娟一脸的不舍,老爷子是咋了,一定要走,这一走,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回来。 “过两年就回来,不会超过三年。放心吧,给你们配的药丸要吃,都是保养身体的。” 临走之前,他给家里的亲人们都留了养身丸,听他的话,每天吃一颗,坚持吃几年。能多活二十年,他可不想过几年回来,儿子闺女们居然有人比他先死。 “会吃的,能不能去两年就回来一次,每次在家住上一年半载的。”长娟恳求着。 “好,听我姑娘的。两年回来一次。” 告别家里的亲人,离开了京城,向着上古修行遗迹出发。 后面的几十年,君越一直奔波到八十岁,才停下脚步。 这方世界他能找到的上古修行遗迹全都找到了。每一个地方都被他刨的干干净净。 修为一直控制在低阶,但他因为修行的缘故,也活过了百岁。 秦家因为有他传下的方子,历经多世,秦家后人们都过的不错。 做出来的东西味道好,还不引人注意。一直口口相传,孩子从小就要读书识字还有学方子,多少代的人用经验总结,改进方子。 一千多年后的现代世界,帝京三环市中心,一家帝京百货隔壁的一栋大厦一楼,有个五十平方的小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