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4页 (第2/2页)
的长安县主,博得了情深的美名,随后哪怕自己仍值壮年,还是渐渐从军中退了下来,将更多的机会留给了新起之秀,同时成全了皇帝的心思。 梁太宗得了个善待忠臣的名声,提拔了更多的将领,又平衡了兵权,渐渐坐稳了江山,对跟着他打江山的老臣便多了几分宽容。 二人可谓是君臣相得,丹青留名。 人的名,树的影。靖安侯府虽然低调,连子孙做人也十分谦逊有礼,但只要靖安侯一日不死,他在军中的影响力就依然存在。 谁也不敢打包票,那些实权将领不会卖靖安侯面子毕竟他们曾经大多是靖安侯的属下。 靖安侯治军是出了名的严明,也是出了名的爱护将士如爱护子弟,因而很受将士们的爱戴。 可以说,只要他发话,很多将领都会卖他面子。 这样一来,梁栋的正妃是皇帝心腹大臣的嫡女,侧妃是大将军的孙女。 梁逸文的正妃是靖安侯的孙女,侧妃是梁栋正妃的庶姐。 看起来,从娘家势力上来说,两个皇子势均力敌。 而实际上,庆文帝也有他自己的思量,他感到自己在慢慢衰老,眼睛不如年轻时明亮,精力也不如年轻时旺盛了。 长子是中宫所出的嫡长子,在身份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尽管他私德有亏,行为不端,却依旧是许多迂腐文人心中的新帝首选。 更不要说,在许多文人骚客心中,风流乃是男儿本性,不算得什么。 皇后身份不行,之前看起来是好处,在要为幼子铺路时,就不能不说是一个坏处了。 因此对梁逸文的婚事,皇帝亲自过问,是万万不敢糊涂的。 当今天下虽承平已久,但南梁北拒北齐,南抚百越,东临大海,西顾吐蕃,实在称不上是安稳,因此兵权就显得格外要紧。 靖安侯就是皇帝给儿子准备的,帝国最锋利的矛,最坚固的盾。 更妙的是,也不知是不是靖安侯真的对那位长安县主上了心,这些年来只守着妻子过,以至于子嗣不丰,膝下只有一根独苗苗,孙辈也不过小猫两三只。 日后新帝继位,要施恩也容易,封侯赐爵都可,也不必担心不够赏赐。 物以稀为贵,子孙少了,长辈才会更加上心,不是吗 庆文帝倚在榻上,一个小宫女替他敲着腿,闭着眼睛,在心中慢慢地捋着思绪。 何家的孙女贵重,靖安侯的孙女更贵重。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有了靖安侯,何大将军便不算得什么了。 至于沈家,沈志诚只有一个庶子支撑门户,沈月露虽为庶女,但有亲弟弟支持,也不算辱没了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