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5节 (第1/2页)
“当家的,现今玉凤也大了,也要说人家了。” “该学的家务也都该学起来了。” “这些虽然我也能教,但到底,还是她娘教她更合适。” “毕竟是母女,将来玉凤回娘家和她娘也有体己话说。” “这郭家的在外面见天的打猪草,也教不了孩子。” “所以,这猪咱家不养就不养了吧!” “现家里有牛,牛粪也能积肥。” “家里又有山头,一年枸杞也是好几十吊。” “而且,我也能帮着织布剩些钱。” “如此,即便不养猪,一年在钱财上是少个三四吊,但却让孩子们得了好,倒也罢了。” 于氏的话句句在理,何况现家里确实也不困难这三四吊钱,加上大年初二李桃花搁堂屋拍桌子打板凳当面顶撞自己的印象太过深刻,所以思索良久,李高地终闷声道:“行,今年咱家就不养猪了。” “不过,这鸡,还是得养着。” 李满仓闻言自赶紧道:“等天再暖和点,我就去捉鸡崽儿!” 李高地点点头,没再出声。 得了确信不用再养猪,郭氏整个人都神清气爽起来。只要不养猪,家务里的重活就去了一大半。下剩的也就是些种菜、喂鸡、洗衣、做饭,这些家常活计。 这些活,她一个人能做,而且,玉凤也大了,可以给她搭把手了。将来,即便玉凤出了门,她的大儿媳妇也进了门。这个家,再不必她一人支撑着了。 第96章 李桂圆 李桂圆 得了李满囤的首肯, 余庄头立去告诉他弟余财多准备准备, 正月十八,进城开铺子。 余财多得了确信, 虽还挂心今春家里建房的事儿,却也不敢怠慢。他把收拾行李的事儿交给女人,自己则叫了两个儿子来仔细吩咐建房的事项。 余庄头则自寻了本今年的新黄历。他开始查节气、圈日子, 制订春耕和夏收计划。 正月十八一早,李满仓便赶牛车送两个儿子李贵雨和李贵祥进城念书,自此开始了每天早晚的接送生涯。 钱氏正月十八晚上生了一个女儿。李满园十九日早起便在北城门口等着搭乘李满仓送孩子折返回村的牛车来家送信。 于氏听说钱氏怀胎十月却只生了个丫头,心中颇觉可惜——可惜钱氏这胎不能过继给大房,根本就是白生了。 大房今年六月生。生男生女虽还不知道, 但能给预备个年龄相当的男孙,总是不错的。 如果大房六月只得个女儿, 于氏想, 那钱氏说不得还要再生一个男孙才行。 打开堂屋的柜子,于氏拿了一包生姜和一包红枣给李满园后说道:“这些东西, 你一会儿拿回去给钱家的做月子用。” “满园, ”给完东西,于氏又关心问道:“你去你岳家报信了没?钱家的娘得了信,一准得进城去瞧闺女和外孙女。” “有她去帮你们月子里忙忙,我和你爹也放心。而钱家的,也能跟她娘说说话。” “先前,为八月节两块布的事儿,你岳家对你爹和我都起了嫌隙, 往外说了不少话。” “所以孩子洗三,我和你爹就不去了。不然两下里见了面尴尬,你夹在中间,也难做。” 李高地一直抽着烟锅听于氏说话,自己吭都没吭一声––一个赔钱货而已,不值得他劳师动众地进一趟城。横竖,满园家已经有贵富这个香火了。 现李高地更关心王氏的肚子。他希望她争气一点,能给满囤生个儿子。 李满仓觉得他娘的话在理。但他想着满园的孩子洗三,只有岳家人观礼,李家族人一个都不去,这李满园的面子难看,便说道:“娘,孩子洗三,我和郭家的去一趟吧!” 于氏一想也是说道:“你是得去。不止你要去,你大哥那儿,满园你也得去说一声儿。” 不管去不去,大房只要得了信,就要给满园家上月子礼。 于氏为了满园能多收些礼,也是操碎了心。 老宅出来,李满园果又来老北庄给李满囤送信。 李满囤得了信立刻笑道:“恭喜你了,三弟!” “洗三的日子,我家就只有我去了。” “你嫂子现在忌三房。不能去。” 所谓的忌三房,就是回避结婚的喜房、病人住的病房和白事人家的灵堂。 这世的人迷信,以为没出世的胎儿魂魄不全,双身之人去了这些地方,就会被喜房的红烟、病房的黄烟和灵堂的黑烟所冲撞从而坐不稳胎。 钱氏的月子房,血光之盛,连她自己的男人都要回避,所以王氏现怀着孩子,自是更不能去。 确定大哥要去后李满园方又跑岳家报信。 因为分了家,这给三房的月子礼便就得照村里的规矩来。 村里族人之间的月子里是一包白糖、一包红枣、三斤馓子、十个鸡蛋四样礼物。因是至亲的大伯,所以王氏搁这四样礼物外又加送了两块三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