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6节 (第2/3页)
叫道:“魏姐,我又来打扰了。” “说什么打扰,都是邻居,进屋坐。”魏姐在围裙上擦了擦手,笑眯眯地把她们迎进屋,看了一眼跟在后面的陈福香,“这小姑娘是你们厂里新来的同事吧?” 筒子楼里没有秘密,一有点新鲜事很快就会传遍。 于青青点头,笑眯眯地说:“是啊,这是咱们新来的同事小陈。这不刚来吗?想做点鞋垫,正差布呢,知道姜主任最有本事了,就来找魏姐你帮帮忙。我这同事刚上班,家里又是农村的,手头紧,魏姐匀点残次布吧。” 陈福香也腼腆一笑,斯斯文文地说:“麻烦魏姐了。” 魏姐多看了陈福香好几眼,啧啧称奇:“你这同事还真不像是农村来的,水灵灵的,比好多城里姑娘都白。”农村人要下地,经常晒太阳,普遍比城里人黑。 于青青揽着陈福香的肩,笑呵呵地说:“是吧,我也这么觉得,福香的皮肤真好,可羡慕死我了。” “你羡慕啥,我这老疙瘩才要羡慕你们这花儿一样的小姑娘呢,坐坐,等一会儿,我找找还有没有。”魏姐给她们俩各倒了一杯水就进屋了。 魏姐家是两间屋,大概也就四五十平米,进门处有个小厅,仅仅能放得下一张桌子,桌上也堆满了菜板、碗筷、刀具等厨房用品。看得出来,即便是两室,魏姐家住得也不宽裕,凡是能塞东西的地方都塞满了。 不过魏姐显然是个很合格的女主人,家里东西虽然多,但收拾得仅仅有条,房子上被烟熏黑或者发黄的地方也都贴上了旧报纸或是伟人画像,让屋子看起来少了许多陈旧感,舒服多了。 陈福香想起自己屋子里发黄的墙面,受到了启发。她也可以将房子收拾收拾啊,弄得好看一些,自己住着也舒心。 不一会儿,魏姐就拿了三块残次布出来,果然如于青青所说的那样,有些小毛病,但不妨碍用,尤其是做鞋垫,垫在脚下就更没问题了。 魏姐手里有一块蓝色的,还有一块灰色,最后一块是白色的。她问陈福香:“你看看,要哪一块?” 陈福香观察了一下,都差不多,索性道:“魏姐,我能都要吗?” 魏姐诧异地看了她一眼,以为她小姑娘不会过日子,劝道:“你做鞋垫,里面用旧的布,外面再蒙一层新的就够了,别都用新的,这残次布虽然有些瑕疵,但白色的可以做里面穿的,蓝色的能做裤子。” 陈福香腼腆一笑:“嗯,我也是这么想的,外面才用新布。” “这里加起来有一两丈布,你打算做多少鞋垫啊?”魏姐不解地问。 陈福香竖起了食指。 于青青说:“十双啊?你做这么多要穿到什么时候?” “不是,是一百双啦。”陈福香摇头。十双哪抵得上她手上这只腕表的钱,这只表可是要一百多块,她得另外在鞋垫上添点东西,卫东哥好像很喜欢。 于青青和魏姐瞠目结舌:“你做这么多,是要送人吗?” 寻常人一年就穿两三双,废一点也就翻倍吧,一百双一个人得穿多少年啊。 陈福香乖巧地点头:“对啊,我准备送人的,要是自己穿都用旧布了。” 这下魏姐不劝了,她掌家最清楚不过,家里亲戚多,一人几双,一百双随随便便就送出去了。 只有于青青还是很苦恼:“一百双你得弄到什么时候。那些亲戚找你,你就推辞嘛,让他们自己做,他们又不是没长手。” 于青青看陈福香就觉得她性子软,很容易被人欺负。 陈福香没解释,只说:“我手脚快,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做好的。” 劝不动她,于青青只能算了。 都是楼上楼下,魏姐收的钱也还算公道,她拿出尺子量了一下,总共14市尺布,市面上两毛六一市尺布,还要票,因为这是残次布,魏姐索性就收她两毛一市尺,总共2.8元。 “好,谢谢魏姐。”陈福香拿出2.8元递给魏姐。 交易完后,两人下了楼,这一折腾已经到了下午上班的时间,两人放下东西赶紧回厂子里,继续工作。 下班后于青青要回家一趟,所以不去食堂吃饭。她不去,加上天气热,陈福香也没什么胃口,便也没去。 陈福香拿着从厂里要来的旧报纸回了家,她先去下面把旧衣服、旧床单收了上来,趁着天还没黑,赶紧将布拆了,收拾好叠在桌子上。 忙完这一切,屋子里已经暗了下来,西边天际最后一丝红色的晚霞也逐渐失去了光泽。光线不好,动针线伤眼睛,陈福香站了起来,喝了一杯水,揉揉肩膀,拿了一个小碗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