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4页 (第2/2页)
起自己进入这间律师事务所的缘由了。 他之前是西南政法研三的学生,这年头学法的也难找工作,尤其是像他这种在校期间成绩不上不下的。不过因为有师姐推荐,他才能进这家事务所实习,且一来就挂靠在了赵玉兰的名下,做了一个实习律师兼助理。 到现在工作两三年,他和宋淮的交集依旧不深。 赵玉兰不太爱提自己的家庭,她虽然忙碌,但是骨相好、脸上挂得住肉,所以看着不显老。起初小张还以为她是三十几岁还单身的职场女性,后来听小道消息才知道,赵玉兰不但早就结婚了,而且还有个十几岁的儿子。 她的办公桌上很多资料,却没有一张相框;不说小张,就连和她共事六七年的同事,也仅仅见过她的老公一次。还是因为从外国考察回来,忘记带钥匙被锁在门外。 等到大一点,他们才能一窥赵律师儿子的全貌。 小伙子高高瘦瘦的,长得还好看,听说从小到大成绩在校内都是一骑绝尘的存在,拿奖拿到手软。 唯有一点不好的,就是太像赵律师了。 没什么人情味,看着像是一块难以靠近的钢板。 母亲是这样,儿子也是这样。 不过说起来,大概是去年的时候吧,赵律师家里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很是憔悴了一段时间,甚至还向老板请了一个月的假,说是要陪儿子出去散散心。 按理说老员工勤勤恳恳工作多年,放一个月的假也没什么了不得的。问题就出在当年一个跨国公司案子落在他们所里,除了赵律师没人敢接,也没人能打包票说能赢。 赵玉兰临危受命,直接成了事务所的主心骨。 那段时间小张跟着她昏天黑地地加了半个多月的班,后来官司打赢了,但赵玉兰也没再提带要儿子出去散心的事情。 后来,赵玉兰工作狂魔的态度收敛了许多,虽然还是忙,但宋淮如果周末回家,那赵玉兰就一定会回去给他做顿饭,有时候回去晚了,就是夜宵,吃完后再给宋淮辅导一下她已经辅导不了的作业。 到底是母亲,还是心疼儿子的。 不过要这样分析的话,宋淮说不定也不单单是像母亲,也像那个从未接妻子下班的父亲。 小张思维飘散、顺着赵律师家的八卦想了许多。王志妈妈考虑到有小张在,就没有久留,直接上去找约好的律师了。 四周一片寂静。 不久后一辆车停在了事务所门口。 小张眼前一亮,主动为宋淮撑伞,把人送了进去,又千叮咛万嘱咐司机小心开车,最后还留了个手机号,让他回去后给自己发条消息,报个平安。 宋淮关上车门,简略地答应了,小张往后退了一步,等司机开车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