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3页 (第1/2页)
这是虞寒江刚才仔细整理了两天来全部的线索、以及所有嫌疑人的证词后,才终于想清楚的事情。 ——应小雅案件,其实可以进行分解。 第一部 分,是一起投毒案。 对方不一定想毒杀应小雅,因为下毒的手段是通过俞辉的巧克力,下毒者知道俞辉经常给应小雅送巧克力吃,所以,把夹心巧克力掉包,有50%的概率毒到俞辉,50%的概率毒到应小雅。这位投毒者,到底是谁,目的又是什么,现在还没法确认。 但可以确认的是,他下毒的手段,并不想直接杀死应小雅。 没有人会一口气吃掉几十颗巧克力,半瓶有机磷分散在几十颗巧克力中,每颗的毒素含量没法毒死人,但足以引起人的注意——或许,下毒者是在通过这种手段提醒些什么。 排除俞辉,他爱吃巧克力,并且没有毒杀妹妹的动机。易茹、谢星河都有嫌疑,实验室的门锁被撬动过,知道俞辉经常给应小雅送巧克力的所有老师也有嫌疑。 案件的第二部 分,则是坠楼案。 虞寒江昨天勘察过楼顶现场,天台脚印紊乱,很大的可能,现场有第二个人的存在。这个人将应小雅推下了楼,直接导致应小雅的死亡。并且,这个人还很聪明地临摹字迹,给应小雅伪造出了一封“遗书”,造成应小雅“自杀”的假象。 这个人,才是真正想让应小雅去死的人! 可惜,他/她并不知道应小雅在坠楼之前,已经中了毒。 警方把尸体带回去,发现应小雅中毒,这样一来,警方会迅速排除应小雅自杀的可能性——凶手伪造的应小雅的遗书,反而成了最大的败笔。 法医检测毒物来源,警方锁定巧克力、有机磷、实验室,所有嫌疑都指向化学老师秦微微。 秦老师虽然被带走调查,但是很快,警方也会得出她并非凶手的结论。 因为说不通。 没有人会蠢到先投微量毒素,再把人推下天台、伪造遗书。 案件很快就会被拆分。 一个人掉包了含有毒素的夹心巧克力,另一个人将应小雅推下了天台,由于这两人互相不知道对方的行动,才造成了巨大的乌龙。 虞寒江看了肖楼一眼,说:“昨晚一场暴雨,学校这么乱,今天肯定会大规模打扫校园,凶手有可能毁灭证据,我们要抢在凶手之前。” 肖楼也紧张起来:“虞队想去哪里搜查?” 虞寒江:“学校角落里最大的垃圾箱。” *** 枫林高中的的教学楼、办公楼内部都设有小型垃圾桶,学生们每天清理的垃圾会先集中在这些小型垃圾桶中,然后再由清洁工统一把垃圾收到操场后面的垃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