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5页 (第1/2页)
第41章 五千亩地开荒的事, 可不是一件小事,加上冯知县到处宣扬,引得附近的难民农户们纷纷口口相传。 不久, 挨着沂城周围几个城池州县的人,都知晓了宸王财大气粗的挥袖撒下了五万两白银, 包下了那鸡不拉屎鸟不生蛋的荒地来,还大肆招人开荒。 此消息一出,直接炸晕了几个州县的人。 五千亩荒地啊! 这得需要多少人去开荒! 而且开荒出来,能不能耕种东西还不一定呢。 听说这开荒, 每天还给粮食给工钱。 这宸王莫不是搁沂城撒钱玩吧。 不管当官的和那些世家心里怎么想,反正过不下去日子的百姓和难民们是疯了一般往沂城涌。 这一刻他们早忘了沂城的危险, 脑中只有一个念头:到了沂城就有活命的机会。 况且堂堂亲王都在沂城,能有什么危险,果真有危险的话,王爷也不会不管他们的。 不得不说古时候的百姓对皇权有着一种近乎狂热的盲目信任。 仅仅只是一句宸王在沂城撒钱, 也不管事情的真实性如何, 不少百姓就蜂拥而来。 可苦了冯知县, 每天为了安排这些百姓忙得脚不沾地。 还没到开春,整个人就瘦了一大圈,原本他人就又瘦又黑,这下可好了, 扒了那身官服扔在难民堆里, 比难民还像难民。 不过,他瘦归瘦,看上去精气神很足,似乎很乐意如此忙碌,让原本有心劝他注意点身体的谢安澜, 默默地打消了念头。 对于难民们疯狂往沂城跑的现象,其他州县的官员们与世家是极力支持的,甚至不惜动用人力物力在帮他们在自己的州县里宣传。 要知道他们为了这批难民早就焦头难额了,若不是先前谢安澜下了死命让他们安置难民,他们那会管这些,如今有人愿意接手这个烂摊子,就让他们忙活去吧。 至于谢安澜在沂城撒钱的事,大多数的人还是抱着一种看热闹不显事大的心态。 毕竟这西北的情况,谁不清楚,少雨多旱,百姓们都是靠着湖泊赖以生存,五千亩荒地得需要多少水源来灌溉?沂城哪有那么多水源? 不必说,宸王最后砸下去的那些钱,必定收不回本。 血本无归都是轻的,重点是,宸王亏本后,那些满怀希望拖家带口奔去沂城的难民们怎么办?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宸王可以拍拍屁股一走了之,难民们却不可以。 当希望被人高高举起,再被人狠狠摔下去,就到了人疯狂的时候。 到时候几个州县的难民都聚在沂城外,这要是闹起来,看他宸王怎么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