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皇帝的同人被发现后_第293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3页 (第2/2页)

*

    是夜,韩悯趴在床上,连手指都懒得动一下。

    傅询殷勤地帮他按着腰:“还行吗?”

    “不行。”

    他放在床头的手机忽然响了,傅询帮他接了,放在他耳朵旁边,韩悯应了两声。

    挂了电话,他对傅询道:“明天我得去一趟明山。”

    “怎么了?”

    “这几天大雨,明山有个皇帝的寝陵被淹了,那边抢救发掘,挖出来一副《行乐图》,让我过去看看。”

    “那还能再来一次吗?”

    韩悯把脑袋埋进被子里:“不要,你根本没学。”

    作者有话要说:  悯悯 惨

    第107章 文学通史(1)

    星际7007年,永安学宫。

    与齐国其他机构不同,永安学宫隐蔽在一片辽阔的星云之后,独据一颗小星星。建筑风格也是数千年前的红墙琉璃瓦,远远望去,恍若古老传说中的天宫仙境。

    清晨,仙鹤模样的小型飞行器三三两两飞至学宫门前,学生们跳下飞行器,同熟识的人打了招呼,步行进入学宫。

    仙鹤模样的飞行器,是几百年前一位学长改装的,此后便在学宫中流行开来。

    一座宫殿内,上了年纪的教授坐在讲台前,推了推眼镜,对先进来的学生们说:“来了的同学请到讲台前,领取今天上课要用的教学材料。”

    放在讲台上的是叠得整齐的绢帛图,当然不是正品,而是复制的缩略图。

    老教授认真地翻阅纸质教案,将今天要讲的内容再过了一遍。

    而后雄浑的钟声传遍整个学宫,老教授站了起来,底下学生们起身作揖。

    老教授微微颔首,翻开教案,语气平缓:“好,今天来接着上次的来讲。”

    “上次讲的是定渊之前的几个文人,主要是德宗在位年间的,宋国大儒公孙论、永安学宫的创始学官柳映柳老学官,还有文官之首韩韵老韩史官。”

    “最后讲了一本字书,柳映和韩韵,还有他们几个要好的朋友晚年一起编的,叫做《急应篇》,意思就是原本不识字的人,临时要用字就能翻开查。讲得很通俗,所以也是市井小民的识字书。这本书写到一半,韩韵就去世了,剩下半本都是柳映和几个朋友续上的。”

    “其实这本书成书是在定渊年间,就是定宗的时候。这个‘定’字,定宗特别喜欢,等等再讲。不过这几位老人家的活动轨迹主要是在德宗时期,所以就把这本书也归到上一节。”

    “今天的内容有点多,也很要紧。”

    光屏是收起来的,老教授上课从来不用。他拿起讲台上的粉笔,折了一下,在板上写下一行大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