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只在此山中 (第3/3页)
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巴蜀之地多峻岭,作为巴蜀的子民,靠山吃饭自古不变。这段时间,也正好是莫莫山进山采药的季节,路上时不时能看见其他结伴而行的采药人,彼此见面点头打个招呼,随后各奔东西。 “我们采药人在山里是各有各的地盘的,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哪个要是敢不打招呼随便跑切别个的地盘挖东西,逮到要被砍手!”黄大哥边走边给我们说采药人的规矩。 “哦对了,我在岭南老家那边,也听采药人说过,采药人进山采药的规矩,其中有一项就是‘采药留种’,意思就是不管多贵重的药材,不能全部挖走,一定要给后人留下资源。”种马好不容易从只有莲蕊的脑子里搜索出了这条信息。 “对头!马小哥也说的没错,因为采药人各人有各人的地盘,你肯定不得把药苗苗都采完撒,像有些比较珍贵的药,比如‘满山香’同一个地方采过的话,五年内都不得再去采。”老黄头说道。 “每个行业果然都是不容小觑,博大精深。”我感叹道。 谈话间我们来到了一片被苍翠覆盖的山谷。 “小心,你们莫看到这里路平好走,没的啥子大树子挡路,看起漂亮的山谷,到处都是居(扎)人的藿麻!”看我们毫无警惕一脸悠闲地四处张望,黄大哥提醒道。 “藿麻是什么?”种马好奇地问道。 “我知道,那东西千万不要让皮肤碰到!藿麻,就是荨麻,是一味廉价药材,但是j叶上的蜇毛有毒性,人或动物一旦碰上就如蜂蛰般疼痛难忍,它的毒性使皮肤接触后会立刻引起如瘙痒、严重烧伤、红肿等,触碰轻者,难受数分钟后可自行消失;重者,将患处对着明火烤热,并作伸缩动作,也可用温开水洗患部,约经半小时可解除痛苦。我小时候在老家的山上耍的时候,就被弄到过,痛惨求了!”我被这东西坑过,记忆犹新。 “我靠,那一定要小心!”种马带上手套拿出工兵铲,主动开路。 道路渐行渐窄,山溪在悬崖下汩汩流动。随着我们继续往莫莫山的深处走,小路已经不见,地面全是掉落的树叶和野草,走起来很滑。 我和种马相继被藤蔓绊倒,摔了好几跤,走在前面的黄氏父子拿着柴刀不停拨开树枝和芒草,也时刻提防着回弹的枝丫伤到眼睛。好不容易又走上一条小路,路面又变成了乱石坑,一不小心就会崴到脚。 过了小山谷,我们来到了一条溪水边停下来歇歇气,溪水闪着缎子般的光芒,黄氏父子捧着水直接喝起来,黄大叔说:“没的污染的山泉和山药,是山神送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 黄大哥说:“采药辛苦的很,也非常危险,有一盘我和老汉在一个地方采药,三面都是石壁,我们只能像猴三儿一样吊到树藤藤下来,没有藤藤的时候,就趴在石头高头一点点移动,离地面还有十几米时,我们是跳到竹子上荡下来的。一不小心就会摔个粉身碎骨,或是碰到野猪、蛇,没踩稳当掉到悬崖下头切、或者踩塌受伤,有时候还要等黑么久看到药材生长。我有一次跟老汉进来采药,一个多月没下山,我妈以为我们死在山里都报警了。” “对头,隔壁子老王前年进山采药,就是为了采一颗悬崖上极品的‘满山香’说是给他女儿上大学的学费就够了,结果失足掉下切摔死了,留下孤儿寡母,造孽的很!”老黄头感慨道。 听到这里,我暗想,别看采药人每年都能赚不少钱,但他们是拿生命在采药啊。 又谈了一会儿我们就继续赶路了,因连日下雨,莫莫山中雾气腾腾,果真有种“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的感觉。 我们已经行走了四个小时,进入了莫莫山的中部地带,算是深山了,路上能遇见的药材也变得多了起来。 黄氏父子爬惯了山,一点也看不出疲态,他们一路不断向我和种马介绍:“这是‘金果兰’,可以清火解毒,还治蛇伤;这是‘七叶一枝花’,可以活血散瘀,有抗癌的作用……” 就在我和种马走到累的快受不了,天色渐黑的时候,眼前出现了一个半山坡,山坡上我们看到一面陡峭的悬崖,只见石头缝隙处,有一些白色的物质。“是满山香!”黄大叔说道,“那个有黄金瓶瓶儿的山d,就在高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