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集 (第4/5页)
半碗乌龟汤,肚子就不痛了,连吃了三只乌龟汤后,老夫人自己已经能够到后花园散步了!下午还想叫丫鬟陪她上街呢。”
知州金城大喜过望,笑逐颜开:“真神!”
15、酒楼 夜
华灯初上,知州金城在信州最好酒楼设宴庆贺,金城与王守和频频敬酒……
(旁白):“王守和心想,要借力发展,得让知州为自己所用,就得让他从精神上崇拜自己。于是,他忽然想到了雕虫小技……”
“诸位大人,今天高兴,我来一个‘木盆来蛇’,献给各位大人!”王守和道。
“好,好,”众官员连声叫好。
于是,王守和脱去上衣,只剩一条裤衩和一双布鞋,在室内走了两个来回,活动了几回手脚,随手拿起一个空木盆,放在地上。他请观者拿了一张白纸,撕成条状,烧了,放在一只小茶缸里,然后将茶缸摆在地上,将那只空木盆倒扣着。他两眼微闭,口中念念有词,蹲下做发功状。一会儿,叫一声:“来了!”他将木盆掀开一条缝,伸手进去,一条足有三尺长的蛇被拉了出来,由尾部提起。蛇的身躯不时地扭动着,头顽强地昂起,向周围吐着信子,吓得大伙阵阵惊叫起来,纷纷直往墙角躲避……
一位官员问:“盆里还有没有蛇?”
王守和道:“有,要多少有多少。”他随即掀开脸盆一侧,一条、两条、三条……一下子抓出七八条。
惊惶的人们大喊道:“不要了,不要了,”
此时,一条蹿到府衙通判的脚边, 通判斗胆揪住它,被蛇反咬了一口,通判吓坏了!
“大人别怕,一治就好!”王守和安慰道。只见他上前托着通判受伤的手指运了几回功,挤出几滴血后,道:“大人放心,没事了!”
(旁白):“王守和的魔术表演演得天衣无缝,信州府衙的官员都信以为真。”
金城连连称赞:“神奇,神奇,”
官员们连连点头:“难以理解,无法理解。”
16、金府 日
一日,金城叫王守和看相。王守和上下左右打量一番后,直夸金城:“你,天庭饱满,额部宽阔,智力过人,奋发图强,屈伸自如,官至参知;鼻梁高挺,鼻翼肉厚,机智自信,处事稳重,日共斗金,富甲天下。”
金城高兴得连连点头。
“不过,”王守和又说。
“不过什么?”金城追问道。
王守和说:“预测大人可当参知政事,但命里缺桥……”
“哪,怎么……”金城两眼望着王守和。
王守和道:“建议你多做修桥铺路之事,尽早修通信州到衢州的盐道,以助你飞黄腾达。”
“好,尽快修通此道。”金城说。
“另外,也要改变衙门风水,”王守和说。
“怎么改?”金城问。
“在衙门之处摆上衢州黄蜡石作为靠山石,保你一辈子不倒。”王守和说。
“一定照法师之说照办。”金城道。
17、右司谏官邸 日
(字幕打出)嘉祐五年(1060)九月,仁宗皇帝派遣官员接替赵抃职务,令赵抃即刻进京,担任右司谏一职。
毛彦志匆匆来到赵抃面前,禀报道:“老爷,这里一封举报信请老爷过目。”
“哦,信从何来?”赵抃问。
毛彦志道:“这是一位衢州老乡来京城带来的,据他说信是一位信州府管交通官员所举报信州知州金城,在建造信州至衢州盐道信州段工程上有受贿问题。”
赵抃沉思道:“难怪,前段时间有人对我讲,信州路段的工程质量比衢州路段的工程质量差。而且,经过两地十分明显。”
毛彦志点头道:“可是,信州造价却是衢州的两倍。”
“原来如此。”赵抃道:“我即刻写奏章禀报圣上。”
(旁白):“仁宗皇帝看了赵抃的奏章,就派钦差大臣前往徽州,将出席加快盐道建设会议的信州知州金城查处。”
18、汴京街头 日
王守和找了街头路旁一块空地,用棒子在地上画了一个圈作为表演场地。他,身穿黄衣黄裤,头扎黄绸,双手作揖,向围观来的观者致意。
(旁白):“信州知州金城被查处,王守和失去了靠山,骗得别人五十两黄金,有了进京施展本领的钱财,就来到汴京街头卖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