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六集 (第4/4页)
犯法与庶民同罪,自己身为朝廷命官,难道要知法犯法?一边是公正无情的法律,一边是对恩公不义!怎么办?怎么办?忠义怎样才能两全?” 赵抃思忖了好一会,突然道:“恩公放心,我马上派人去衢州,并亲笔写封信,让人骑快马赶去衢州。” 余仁合一看放心了,感激地说:“那难为你了,四郎!这样,我也就一同回去了。” 赵抃挽留道:“恩公难得来一趟京城不容易啊,我带你去京城玩些日子再走吧。再说了,皇上知道您是个大善人,也想见见您呢。” 余仁合见赵抃一脸诚恳的样,就答应了:“那好吧,但不要耽误你的正事。” 赵抃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连声道:“不会的,不会的。” 此时,夫人走进来道:“老爷,我为恩公准备了一席酒菜,快进后堂,为恩公接风洗尘。” 赵抃忙站起来扶着余仁合,连声道:“好,好。” 余仁合也连声称“谢!” 三人走出书房。 18、一组短镜头 赵抃身着便服携毛彦志一起陪同,余仁合走在京城最为繁华的街道上…… 赵抃身着便服携毛彦志一同陪同,余仁合来到运河码头,两岸杨柳袅袅的倒影,码头附近传来船夫此起彼伏的号子声和鼓动着片片白帆…… 赵抃携毛彦志一起陪同余仁合走进皇宫的殿宇楼台、宣德楼、大庆殿、延福宫、福宁殿、崇政殿、保和殿等等,让余仁合着实大开了眼…… 赵抃携毛彦志一起陪同余仁合,走在宣德门前至南薰门长达十里、宽为二百二十步的大街。这里是一切显示出大宋王朝繁华强盛的景象,是余仁合不由得感叹…… 赵抃携毛彦志一起陪同余仁合来到中心街,高大的城楼,鳞次栉比的屋宇,街道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有坐轿的,骑马的,挑担的,也有赶毛驴运货的,推独轮车的……余仁合看得眼花缭乱…… 赵抃设宴款待余仁合,满桌的家乡风味菜肴,吃着与家乡一般的酒菜,余仁合玩得开心,玩得尽兴,余仁合心满意足…… …… (旁白):“连日来,赵抃携毛彦志陪同余仁合玩遍京城、皇宫,吃遍京城菜肴好酒,余仁合心里的阴霾也被一扫而空,让余仁合老人打开了眼境……” 19、赵府 日 这天,赵抃高兴得匆匆回府,对余仁合说:“恩公,皇上要见您!” “见我?”余仁合惊讶道。 赵抃重重地点点头道:“快快更衣!” 夫人送上早已为老人准备的全套新衣、裤、鞋袜。老人进内更换后,高兴地与赵抃一起进宫…… 20、 宫殿 日 宋神宗眼前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赞赏道:“我朝有你这样的善人,朕很是欣慰。朕一定要嘉奖你,以作为天下人的表率。” 余仁合连连叩头,谢恩道:“谢皇上嘉奖,可天下太平,年年丰收,老百姓都有好日子过,这才是我余仁合的心愿。” (旁白):“宋神宗特封余仁合为‘德惠长者’位列一品。虽然这个‘长者’没有什么权力,就是一种荣誉,享受一品大员的待遇。同时,皇上让赵抃亲自书写‘德惠长者’四个大字刻成一块匾,派人送回开化县老家,挂在余仁合家祠堂,以示褒扬。” 21、赵府 日 一席家宴,为余仁合庆贺。 赵抃携全家人对皇上赏赐余仁合,为恩公祝贺。赵抃道:“恭祝恩公被皇上封为‘德惠长者’。” 余仁合感激地道:“谢皇恩!”接着,他又说:“四郎,这些日子让你起早晚睡,端茶送水,尽心尽力,伺候着我,如同侍奉自己的亲爹娘一样,我十分感激!” 赵抃端上一杯自己亲自煮泡的茶水,恭恭敬敬地捧到老人面前说:“恩公哪里话啊,您对我的恩情岂是几天能报答完的?” “哪里,哪里,”余仁合说:“四郎,我明日就回衢州去了,这些天让你累了。” 赵抃:“恩公若是高兴就多住几日,让四郎我尽尽地主之谊。” 余仁合摇了摇头:“不行啊,一家老小都等着我回去呢。我外甥还住在我家,也不知道孙子的事情怎么样了。”余仁合忽然又提起外孙的事,决意要回家看看。 赵抃再三挽留,终究留不住。这才对余仁合道出实情:“恩公哪,我实话跟你说吧,前天我已经收到衢州传来的消息,您的外孙已经被正法了。” “啊!你不是给衢州府写信了吗?”余仁合一下惊讶道。 “恩公,我写的那封信,只是四个字:秉公执法。我就怕衢州的官员知道我们的关系,影响办案,才派人送去一封信,让他们按法律执行。我对不起您的恩德啊!”赵抃一下跪在余仁合面前…… 余仁合一怔之后哈哈大笑起来:“罢了!罢了!来找你之前就想到你会这么做。看来我并没有看走眼,国法恩情难以两全,是我让你为难了!” (第二十六集 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