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页 (第2/2页)
部毫无意义的爆笑脑残剧了。 周夏既然要重写剧本,那肯定会吸取教训,完善这部网剧,将其尽力提升一个台阶。 毕竟他这也算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光是原封不动抄过来,也太不走心了! 他自个都觉得对不起原来的那些创作者,还有将面对的读者。 网剧改成电影剧本,当然不是简单串烧和删减就可以的。 许多经典、大热的电视剧,改编成电影,败得一塌涂地,输了票房又输了口碑,跟改编剧本有直接的关系。 要写好一个故事,首先就要构思好的故事走向,人物关系,情节高潮,主题思想等。 美国好莱坞有一套编剧规律:即开端、设置矛盾、解决矛盾、再设置矛盾,直至结局。 中国也有自己的编剧规律:起承转合。 一个电影剧本大概120页,一个两个小时的电影大概是110页到120页之间,共有7场。 一个90分钟的电影大概90页,也是7场。 周夏仔细思考着改编剧本的思路。 先将整个故事的重要节点设置好,确定故事的节奏和走向,然后做减法。 一项项删除不需要的情节,最后再添加润滑和完美衔接的桥段,就能让整个剧本圆满完整。 周夏坐在电脑前,一边思忖,一边敲字,重要的场景和人物一一联系起来。 主要场景:后宫、前朝、花树、军营、医院。 主要人物:太子妃、太子、九王、八王、江氏、杨严、绿篱…… 场景、人物设计好,便开始根据这些设置故事的大纲。 第一场:相遇。——开端(211场) 第二场:共眠。——碰撞(1221场) 第三场:怀孕。——发展(2230) 第四场:封后。——矛盾(3145) 第五场:北征。——高潮(4660) 第六场:中毒。——转折(6066) 第七场:醒来。——结局(70) 这是典型的电影剧本写法,写好之后,也可以用于话剧、舞台剧的演绎。 当然需要合理的调整。 弄出这个剧本,周夏是一时兴起,但也是因为十分看好这个作品。 之所以没有先写成小说,而是搞成剧本,就是给人一种随性而为的印象。 改变同学、老师眼里原主的人设,跟现在的他契合。 如果可以的话。 先在学校将这个前卫的剧本排成舞台剧或者话剧,把剧本磨磨。 等有资本了,再弄成网剧、小说,也就水到渠成,天衣无缝了。 拍成电视剧和电影,难度比较大,牵涉到许多审核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