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0页 (第2/2页)
利的取得了近乎完全的国王职权。有任何的事情,只要他出面,让搜救队说一下,国王立刻就会下旨,让人去执行。比如派他的一部分近卫军,护送沈长文南下运输物资,沈教授今天就已经出发了,陪同的全是清一色的骑兵,一人三马的配置——足足一百多人。在冷兵器时代,这是绝对的顶级配备了。 吴小清是亲自去送行的,其实如果能选的话,他万分的希望可以让自己带领着一百多人,将军谈不上,起码也是个百夫长了。但因为现场只有自己学习了糖尿病这一套设备的使用,也只有自己,有这个精力可以在城里,帮助搜救队完成各种各样的工作。所以吴小清只能遗憾的留下了。 沈长文此行出发的任务是会去山洞,拿更多的小商品,以及胰岛素。胰岛素的保质期有限,他们只带了一个月的量,更多的就算是带了也没法保存,所以还需要再运一次。 送走了沈长文,吴小清这里也立刻有事情要去做。 “陛下,”搜救队提醒国王,“我在午夜前会赶回来……您必须牢记,在我回来之前,您不能吃任何的食物。” “这中间还有一顿晚饭,也许还有一顿夜宵,”国王看着吴小清身边拿着的医疗盒,有些遗憾道,“神使何必亲自出去办事?有什么事情,完全可以交给大臣们代办,我保证他们会办的很得力。” “这关系到神交代的使命,”搜救队告知国王,“除了我们几个神使之外,没有人能够理解。” 其实严格来说,是除了吴小清和沈长文,这个星球上没人能够理解他们的行动。即使是开过了会,许言和王有全俩人依然颇有微词——明明可以让土著代办的事,偏偏要这么费劲自己搞。 他们有意见的,就是吴小清现在要去办的事情——他们准备在城里施粥。 施粥这个概念,在传统的中国历史中并不稀罕。在中国的历史上,只要是有了什么灾害,中央政府都会在受灾地域进行这样的施粥活动,这种活动一方面可以让受灾的群众不会因为饥饿而变成流民罪犯,另一方面,当地的官员也正好可以用施粥的机会,组织灾民们进行一些工程。以工代赈,算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但是在这个文明的历史上,是完全不存在这样的行为的。这个时代很类似西方的中世纪中期,教会已经开始掌握了相当的话语权和实力,在南方的小阳教教区,教会以圣战的名义,已经可以对领主们的土地征收教会的专门税收。对于那些陷于饥荒的自由门们,这个时代给出的出路就是参加战争,参与抢劫。教会是这种抢劫行为的最大组织者和受益人——同样是饥饿的人,不同的文明,因为各自的需要,出现了不同的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