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0页 (第1/2页)
至于吴小清提到的经验,教训,总结其中的失败——哪里来的失败? 攻破一个一百多人守卫的城寨,仅仅损失了十二个人,还居然算是失败? 那他们以前打的仗都算是什么?送死吗? 别说是十二个,正常的攻城战中,在那样一个防御坚固的城寨上死掉哪怕死掉一百二十个士兵,也会被认为非常的值得。如果是今天这样,带护城河的城堡,就算是死掉一千两百个人,只要最后胜利,指挥官也会被所有人称为当世名将。 吴小清这个当世名将不可能插手这么细节的管理工作——有搜救队帮忙都不可能——所以,吴小清只能在这个问题上放弃改进。 吴小清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己跟着在部队后面,多多少少,也能起到一些控制作用。比如说现在…… 几个敌方士兵正站在城墙上,手里拿着长矛和盾牌,正在进行殊死的抵抗。在他们后面有两个弓箭手,正在紧张地开弓射箭,好几发都擦着吴小清的头盔飞了过去。这几个人的抵抗吸引了伊利斯王国军队十几个人的包围,也成功的延缓了他们的攻势。他们并不是很清楚城堡里究竟有多少兵力,需要在这些人反应过来以前,尽快的控制住局面。 但这些人手上的长矛显然让人感觉到畏惧,再加上他们都在狭窄的城墙上,十几个人围在他们周围却施展不开,双方只能瞪着眼睛小心翼翼的试探,企图从对方的动作中找出破绽,结果对方。 在冷兵器作战当中,这个过程可能会相当的漫长,甚至漫长到足以耗尽对方的体力,双方还是没有鼓足勇气短兵相接。 你指挥的每一个士兵,都是本可以得到拯救的生命。 你每多保留一个士兵,都可以拯救十倍以上的平民。 眼前闪烁着搜救队不厌其烦的提醒,吴小清直接走了过去,然后搜救队喊了一声:“闪开!” 已经有了初步默契的己方士兵们,并没有听出神使声音中包含的挣扎,他们都立刻躲到了一边,吴小清拔出手枪,干脆利落的对着这几个士兵迅速开枪。 第一道城门很快就被攻陷,此时城内的部队也反应了过来,在内城的第二道城门前,已经有十几名弓箭手做好了准备。 二十多个冲的最快的伊利斯士兵正举着盾牌,掩护爆破手第二次安装*。 城墙上的人虽然不明白他们是在干什么,但想也能想明白肯定是在对城墙不利。城墙上有人抬着东西正准备朝爆破点移动,看那些士兵们小心翼翼的动作,应该是沥青或者滚油一类的东西。 以这个时代的战斗标准来看,这一部分防御部队的反应已经可以算的上是神速。大多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