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5节 (第1/2页)
婆家在她娘家下大狱的第五天就休弃了她。 树倒猢狲散,两个月后,时间进入了九月中,大皇子,钱峰已经成了过往云烟。 新的吏部尚书早已走马上任,叶言庆被起复,补了职位。大皇子一倒,依附于他的官员全部被清算。 空缺多,朝中有人 ,加上皇帝,太后的原因,叶言庆补了一个很好的空缺。 进入翰林院任从五品的翰林侍讲学士,这是皇帝的补偿。对钱峰打压叶府的补偿。 当然也有最近看叶府顺眼的原因。叶府的孟恭人会做人,有好东西就会进献宫里一份。 升官了,叶言庆如今是春风得意。 媛媛也没有离开,回庄子。她觉得不安全,自己肯定不会出事,可她还天天带着三个孙女,可不能出事。 为此彻底住在了城里的宅子中。 皇帝赏赐的宅子依然在盖,只差最后一点,盖完还得装修。 媛媛没事在家里带带孙女,逗弄逗弄家里的孩子们。几天出去一次做美容护理,已经半白的银花已经全部转黑,一头黑呦呦的浓密头发,让孟老夫人念叨了几次。 每次都是谢天谢地,感谢各路神仙佛祖菩萨。 老夫人,老太爷的身体 ,在媛媛多跑了几次孟府以后,悄悄给他们调理好,身体没有暗疾隐疾,身体回复到年轻时高峰状态。 老太爷,老夫人只以为是女儿想开了,走出来了。愿意出门走动,他们见了心情好,身体也跟着好了。 以为是心情影响的身体健康。 新年刚过,媛媛就搬去庄子上,一个人带着丫鬟仆妇搬去的。 督促庄户还有庄子上,早早的春耕,早早的春种。去年秋收后 ,组织庄户们挖田边的沟渠,沟渠清理,加深加宽,让他们一直在沟渠中储水。 就是为了应付今年的干旱。干旱之年,不知道能持续多久。 眉宇之间爬满忧愁。 去年秋收后,庄子上打了不少水井,还自己出银子给周边几个村都打了水井。每座村,五口深水井。 秋收过后,田地被再次翻了一遍,撒下秋肥。 一切都在为今年做准备。 “老太太好。”走出去,站在田埂上 ,隔壁村子的里长带着人走了过来,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头子,脸上沟壑纵横,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太多太多的痕迹。 隔壁村的刘里长主动走过来打招呼,之前是认识,但头一次如此。 第57章 书香世家的老太(06) “刘里长, 有事?”都是做了祖父母的人,加上身份相差甚大,一起说说话, 倒没有什么男女有别。 刘里长看着比他身边花白着头发的老头子年轻许多。 他陪笑着说道,“孟老太太, 是有事想问询一二?” “问吧?只要我知道。” 刘里长拱拱手, 问道,“孟老太太,我想问, 是不是您或者什么人发现了什么不对劲?” “嗯, 去年秋收之前。我回庄子来小住两晚, 消食溜弯时,遇到一位道长告诫我说, 从新年开始到八月都不会下雨 ,至于八月以后能不能下雨, 他还没有测算出来。 我不知道老道长是否是骗人,可看老道长仙风道骨,不像是信口开河……没法子,只能选择相信,多做一些准备。 刘里长如果愿意相信, 可以让周围村子里的人多做一些准备。” “相信,相信。不瞒孟老太太, 我身边的这位,是十里八村最会看天的人,我三叔昨儿忽然来找我说,今年天气不对劲。想到老太太去年帮我们几个村打沈井,还有秋收后挖沟渠蓄水, 联想到一切,就忍不住想问问。” 刘里长不知道对方说的是真是假,是不是真有那么一位道长。但他愿意相信。 干旱可不是小事。 每次天灾都会饿殍遍野,无数人失去家园。 他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万一真是干旱,那得了。 示警示完,媛媛带着春梅离开。 城里交好的人家也早早得到了她的示警 ,也是这番话,宫里也知道了,至于宫里那位会不会在意,她不管。 也管不了。 在别人还没有开始春耕春种时,媛媛这边已经全部搞完。周边的几个村子也跟着效仿,人家大户人家这么做,肯定是有原因的。 进入五月,滴水未落。 皇帝也知道可能是真的,忙派各位钦差大臣去查看各地的粮库,必须每袋都检查,必须有实打实的粮食装在里面,更是运往各地边关不少军粮 。说好是下半年的军粮全运过去了,别到了下半年还要,朝廷可没有了。 这些本来就是库存在户部要发去边关的军粮,现在只是提前发过去。 底下的人有些什么心思,皇帝大致能猜到一些。 圣旨下到各州各府各县,蓄水,打水井,钦天监预测可能有大旱。 为此全民动员起来,随圣旨一起颁布的命令还有,粮商不许囤积粮食,不许哄抬物价。 在圣旨抵